车队缓缓在险峻的山壁之下前行,前方一座关卡横卧在两侧耸立的高山之间。

剑门关。

李绚轻叹一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故而诚不欺我!”

“左思《蜀都赋》,‘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姚懿和李绚并行骑马,看着远处的剑阁,感慨道:“王爷如此一说,反而更加贴切。”

李绚笑笑,然后摆摆手,说道:“本王不过是拾古人牙慧罢了,不过《蜀都赋》和《剑阁铭》都是出自南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编选的《昭明文选》之中,若是东宫效仿萧统出一本《永隆文选》如何?”

姚懿微微一愣,这事怎么和东宫扯上关系了,不过姚懿随即就笑笑,说道:“此事妥当。”

李绚点点头,姚懿是想明白了,东宫如今的问题所在。

《汉书》。

李绚早就说过,东宫要编修《汉书》,但实际上多年以来,东宫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动静。

虽然前有《切韵》,后有隐田诸事,但许多人都能看的出来,东宫根本没有编修《汉书》的打算。

让很多人不由得感到惋惜。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在等着看东宫和天后冲突的热闹。

想看是不是还有一个太子被废。

不过李绚一直都保持冷静,而且他常年不在长安,其他人想要在他身上做文章都不容易。

至于李显,他才没有那么心思去编修什么《汉书》,光是吕后两个字就足够李显打消所有的心思。

东宫的其他人,有不少甚至都直接是天后的人,更不会去编修什么《汉书》。

若是有人真的劝说太子去做这些事,他们立刻就会将消息告诉天后。

之后,自然会有人处置。

但事情也不能就这么拖着,太子弘文馆的很多人都是需要作出成绩的,这个时候,编修一本《永隆文选》倒也妥当。

“到时候,王爷的大作,说不得就会位列其上。”姚懿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绚摆摆手,看向前方说道:“叔父,请,过了剑门关就是蜀中了,一入蜀,便是另外一番天地了。”

“是!”姚懿点点头,然后跟着李绚一起进入了剑门关。

……

剑门关在广元,过了绵延险峻的蜀道,最终抵达梓潼县,便已经入了绵州。

绵州西北便是彭州,彭州西为都江堰,东为成都。

一行人并没有前往成都,而是直接前往彭州。

回到蜀中,李绚的神色都和缓了许多,也不再时常骑在马上,作一副随时警惕的模样,反而经常坐在马车上,和妻妾一起逗弄儿女,整个人仿佛彻底的放松了一下。

李昭德看着这样的李绚,心中叹了口气。

这样的南昌王,这样的彭王,右卫大将军,太子宾客,恐怕不知道多久都没有人看到过了。

李昭德任彭王长史,自然要将李绚的一切履历全部查个清楚。

李绚这些年来回征战不休,只有在长安的时候,才能稍微松缓一些。

但长安那种地方,哪里是什么休养之地。

怕是在自己床上,也是日日算计不休。

只有回到蜀中,才能真正的让人放松下来。

一路行来,李昭德最佩服的,就是李绚的敏感。

就是明暗之中被人盯着,他也等迅速的察觉过来,让李昭德想要更多观察的心思落了空。

目光扫过跟随在李绚身侧不远处的苏宝同,李昭德瞬间就收回了心思。

目光看向眼前大美的蜀地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