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章 一诗,满殿痛哭(2 / 3)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这个时候,能够非常明显的看到,他的眼眶已经发红,脸色悲戚。

等到李绚离开之后,殿中这才响起了低沉的啜泣声。

武后抬头,目光落在李显,李旦和太平公主身上。

李显和李旦虽然一样眼角含泪,但还能控制,只有太平公主,已经忍不住低头抹起了泪。

“来!”武后对着太平公主招招手,下一刻,太平公主已经朝着武后身上扑了过去。

然后终于忍不住的彻底哭了起来:“母后,母后……”

“好了,好了,乖,乖,母后就在这里,乖,不哭,不哭啊!”武后轻声安抚,但太平公主还是忍不住,哭声越发大了起来。

也不知是道是引起了什么样连锁反应,殿中的哭泣声跟着响亮了起来。

不仅是做儿女的,甚至就连母亲,眼神也闪过泪花。

许久之后,声音才逐渐停歇。

武后拍了拍抹眼泪的太平公主,看向众人说道:“众家女眷,举杯,今日南昌王一首诗,道尽天下母子之情,幸甚,幸甚。”

“臣等恭贺天后,大唐昌盛,光耀千古。”群臣同时躬身,武后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意薛绍了。

李绚一首诗,直接将他所有的光彩彻底打碎。

……

后院之中,皇帝缓慢行走,李绚轻轻跟随。

许久之后,两人才收拾情绪。

皇帝轻叹一声,说道:“二十七郎,你之文采,朕是真的想将伱留在京中,在弘文馆做一学士,让你文扬天下。”

李绚平静的拱手,笑道:“陛下,相比于弘文馆学士,臣倒更希望去国子监,做个国子博士。”

“博士?”皇帝转身,好笑的看向李绚:“怕是一个博士还填不了你的胃口吧,国子司业,国子祭酒,那才是你的野心吧。”

“臣一切听陛下之令,陛下总不会亏待了臣。”李绚轻轻躬身,言辞之中满是自信。

自信之中,又带着无限的忠诚。

李治缓缓点头,尤其想起李绚早先的那篇《汉论》,对李绚如今的心思更是了解到了无限幽微的地步。

转过身,李治平静的说道:“提前跟你说一声,朕要调王孝杰回京,随时准备支援草原。”

李绚一愣,他想过皇帝要从昌州调兵,但没想到他竟然是要调王孝杰。

李绚赶紧拱手,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陛下,陛下要调王孝杰,臣没有异议,只是明年要攻拔险关,臣需要一个能够攻城拔寨的勇将……”

“谁?”皇帝不在意的询问。

“左金吾卫郎将崔鼎。”李绚拱手,说道:“崔鼎长安人士,通过臣的舅母连宗崔氏,在西北数年,战功卓著,积功而至左金吾卫郎将,数月之前更是攻破苏毗,至于中郎将,功劳虽然已经足够,但资历还欠些。”

皇帝微微摆手,说道:“功劳足够便可以了,有你保举,朕会任他做右卫中郎将的,不过明年攻破吐蕃……”皇帝沉吟起来。

李绚拱手,说道:“攻破唐古拉山,臣心中有计策,并非太难,难的是接下来杀入吐蕃,故而臣有两个请求。”

“讲。”皇帝微微抬头。

“喏!”李绚躬身,说道:“如今臣需要两个逻些道行军副总管,一个需要代替臣坐镇昌州,统辖四方,调度粮草,另外一个,需要和臣一起杀入昌州,但需要处理政事。

吐蕃有百万之众,臣即便是尽心竭力,也难以踏平吐蕃所有地方,臣需要有人行安抚之策,免得拿下逻些,却偏偏四处烽火。”

“你看上了谁,直说。”皇帝目光直接看向李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