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只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2 / 4)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张文瓘,来恒,戴至德,都是如此。

如果李敬玄辞任中书令,动荡更大。

李显担忧的看着李绚:“王叔,真的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如果是真的,并且能找到真凭实据,恐怕中书令真的要离开中枢。”稍微停顿,李绚摇头对着李显说道:“其实此中之事,现在还远未到终点,毕竟此事赵国公也知晓不多,尤其在定州事后,不知道赵郡李氏究竟做了多少应对。”

如果说在定州事件之后,赵郡李氏就果断的选择了切割,将所有相关人等全部灭口,那么最后,也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发生了。

听李绚说的这么透彻,李显总算是对事情有了全面的了解。

抬起头,看向李绚,李显谨慎的问道:“王叔,若此事有转圜余地,要替赵国公求情吗?”

李绚略微思考,说道:“看情况,若是朝中有重臣出面求情,殿下不妨赞同,若无重臣出面求情,殿下不妨直接提赵国公功绩,请求陛下宽待。”

只锦上添花,绝不雪中送炭。

这是朝中混迹最重要的准则。

一旦你和某个人绑的太深,那么别人就能通过打击这个人的同时,也打击到你。

李显缓缓的点头,神色沉重。

李绚笑笑,不再说话。

若是他有一日沦落到阶下囚的地步,他也不希望李显出面坚持救他。

因为如果真有那个时候,那么李显越是坚持,李绚就越倒霉。

当然,李绚是绝对不会让自己沦落到那种地步的。

说不定真正先一步倒霉的,反而可能是李显。

……

马车晃晃悠悠的停下,李显已经有些急不可耐的下了马车。

前面的府邸,火把高举,灯火通明。

相王府。

武后站在相王府匾额之下,轻声叹息。

她来相王府的次数着实不多。

今日如果不是李旦的相王妃生产,她也不知道亲自来。

毕竟都是儿子,总不能这个生儿子她去,那个生儿子她就不去吧。

尤其今日奏报战败,皇帝心情不适的情况下,她总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