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杯毒酒已然足够(2 / 3)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只要李敬业不造反,李積留下的荣光足够保他一命。

在整个朝堂之上,除了段宝玄开头说要杀李敬业以外,其他人都没有提及要斩首李敬业的事情。

就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杀不了李敬业。

既然杀不了他,那将他赶到远远的。

李绚甚至想要将李敬业赶到振州,但可惜,皇帝松了一手,在太子的建议下,贬李敬业为柳州司马。

“陛下在时,李敬业不会有任何机会,陛下不在了,太子即位,李敬业同样不会有丝毫机会。”欧阳通一句话说的斩钉截铁。

狄仁杰微微一愣,随即问道:“刚才在朝上,太子不是还替英国公求情了吗?”

“从振州换到柳州而已,振州偏远,柳州又能好到哪里去。”

李绚这个时候接口,说道:“陛下不过是在用太子稳住李敬业而已,给他一个未来的虚假希望罢了。”

皇帝会一点点消磨李敬业的力量,却又不会轻易将他逼到狗急跳墙。

一直到最后,他再没有丝毫反抗的力量。

剩下,一杯毒酒已然足够。

欧阳通点点头,赞同的说道:“即便是太子,未来也不希望朝中出现这么一个曾经出卖大唐,私通吐蕃的朝臣,只要朝中的诤臣不死绝,李敬业一旦回朝,立刻就要面对无数诤臣的弹劾……就是太子,也是要过日子的。”

“就好像当年的李义府。”李绚微微摇头,忍不住轻叹一声。

皇帝没有杀李敬业,不过是想让他暂时的安分守己,安抚朝中一时情绪。

等到朝中的群臣将李敬业忘的差不多的时候,等待李敬业的,就是死路一条。

李绚相信,以李治的心思,绝对不会将李敬业这样的人留给李贤的。

李敬业这个人太险了。

接下来,如果李敬业安分守己倒也罢了,若他还不肯甘心,那么他蹦跳的越快,他死的就越快。

“好了,不提他了。”李绚稍微停顿,面色严肃的看向狄仁杰:“怀英兄,刘祎之的事情,你这边都没有查出证据,魏思温又是如何知晓的,今日也就是刘祎之不打自招,若是陛下找魏思温要证据,他拿的出来吗?”

狄仁杰微微摇头,说道:“此事,怀英并不清楚,不过想来,回到御史台,崔中丞应该会让他写一封详细的奏报禀报圣人……具体如何,到时就知晓了。”

御史中丞崔谧是北门学士一党,他的确无法阻止魏思温弹劾刘祎之,但在弹劾结束之后,要一份完整的结案报告,禀报皇帝也好,御史台归档也罢,他都是能顺带看一眼的。

如果魏思温没有任何的实据,那么就必然要追究他的消息来源。

究竟是他偷看狄仁杰的查案进展,还是别人告诉他的,他都得弄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

否则北门学士那一关,他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刘祎之死了,这还是这么多年以来,第一个被斩首的北门学士。”李绚轻叹一声,然后抬起头,看向欧阳通,轻声说道:“舅父,此事之后,朝中会不会进入多事之秋?”

“暂时应该是不会的。”欧阳通微微摇头,然后叹声说道:“各方都在抓彼此的要害死穴,不出手则已,一旦出手,恐怕立刻就会有无数人头落地。”

大战开启。

魏思温是李敬业的人,和李敬业关系不错的武承嗣和裴炎,都是武后的人。

北门学士是武后的得力助手,武承嗣和裴炎再怎么傻,也不会将北门学士送上死路。

那么抛开这些,能够查到这件事情真相的人就极少了。

李绚也是有能力的人之一,但是一来,他最近一直都在算计李敬业,根本就顾及不到刘祎之;二来,因为知道昭陵起火的实情,北门学士也一直在派人盯着李绚。

所以,暗中动手的绝对不是李绚。

而且李绚和李敬业的关系极差,他就算有什么消息,李敬业的人也是不会知道的。

抛开这些,抛开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抛开千牛卫、金吾卫和密卫,能查出北门学士暗中手段的人少之又少。

但并不是没有……

大家都能猜的出来是谁,但是没有确定,谁也不敢肆意胡来。

毕竟这件事情实在太大,一旦确定,那么立刻就意味着双方开战。

欧阳通都能想清楚的问题,北门学士那班人又怎么可能想不通。

李绚忍不住轻叹一声:“多事之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