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太子李贤,借刀杀人(2 / 4)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朝中还有很多更加重要的事务需要他来处理。

“所以,英国公才弄出这么多的事情来,还差点将四郎的王府都给烧掉。”李贤忍不住的微微摇头,面色凝重。

李敬业做事实在太大胆。

“这件事情很危险。”皇甫公义向前一步,看向李贤说道:“殿下,相王府若是真出了事,李敬业再对外说,是我等教唆他这么做的,那么殿下的太子之位,都有可能会被波及到。”

李贤微微一愣,下意识的说道:“可是孤没有……”

“李敬业其人为保自身,难免不会栽赃到殿下身上。”张大安有些怪异的看了皇甫公义一眼,然后看向李贤说道:“毕竟这件事情,一旦有所变故,殿下的收获最大。”

相王府起火,哪怕波及到一二位皇室宗亲,相王都要受到重责。

相王府长史豆卢钦望,文字明崇俨,还有聚拢在李旦身边的那些北门学士,一个都别想好过。

不用自己动手,又打击了最大的政敌,可不是李贤的收获最大吗?

“他疯了吗?”李贤猛地转过身,死死地盯着张大安,此刻的他已经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凶险处境。

一旦李敬业开口诬陷,李贤必将处于深重的危机当中。

甚至很有可能会被北门学士那班人抓住机会使劲诬陷,这是极有可能的。

最关键的,是李贤和李敬业之间,的确有那么几分联系。

这虽然不能算是把柄,但的确会成为握在李敬业手中,随时刺向李贤的一把凶狠利刃。

现在几乎可以肯定,李敬业必然在火烧相王府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这样的策略。

“殿下已经替他向南昌王求情。”张大安轻声安抚,说道:“只要将这个消息,传给李敬业便可。”

“不管结果如何,孤以后不想再看到他出现在长安。”李贤满脸不悦的直接摆手,他对李敬业的厌恶清晰可见。

张大安点点头,转口说道:“臣曾经听说过一个传闻,传言,李敬业幼时便已经极善弓马,英国公多次感慨,李敬业面相不好,日后恐会祸及家门,所以,有一次打猎时,英国公命李敬业深入山林驱赶野兽,然后他则趁风势放火,试图就此烧死李敬业。”

“这是胡言。”李贤瞪了张大安一眼,不满的说道:“英国公为人正直,如何会做出此种泯灭人性之事,以后这种事情不要再提了。”

“是!”张大安微微拱手,但还是站直身体继续说道:“此事,臣也是听家父所言,虽然虚妄,但未必没有有一二真实。”

李贤心里一跳,太子左庶子张大安的父亲是张公瑾。

张公谨,早年效力王世充,武德元年,归顺大唐,后在李積的推荐下,成为李世民的幕僚,参与玄武门之变,最后功拜左武侯将军,册封定远郡公,出任代州都督,后随李靖灭亡东突厥,封邹国公,襄州都督。

在玄武门之变时,张公瑾独自关闭城门,将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人全部挡在玄武门外,勇力过人。

虽然张公瑾早期是被李積推荐加入李世民麾下的,但后来他却是多次追随李靖出战,和李積关系反而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