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又是新州,王国降格(2 / 3)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尤其是李绚从伏俟城迁走了三万百姓和六千精锐之后,吐谷浑对大唐而言,如今已是负担。

但如何与吐谷浑翻脸,何时与吐谷浑翻脸,这需要仔细的斟酌

李绚拱手,认真的说道:“我朝此番西征,国力消耗甚大,只有西北茶卡盐地可得一二补充,故茶卡盐地,任何人都不能夺走,茶卡如此,后方的曲沟新城更是如此,故而臣曾建议左相在茶卡西北山区要道,设立关卡……”

在茶卡到伏俟城的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修建堡垒,慕容氏不管有什么意图,坚决的打回去。

“你的奏章本宫看了,也该当如此。”武后径直点头,随后说道:“但若是慕容氏发文祈求,不求现在,但求将来呢?”

“不求现在,但求将来?”李绚不由得一愣,这话的意思,就等于吐谷浑人已经暂时的放弃了对茶卡和曲沟新城的诉求,他们想要等到将来,等到大唐从高原撤军之后,再谋求将两地收回。

一本蓝皮奏章已经被武后握在手里,她平静的看着李绚,她刚才都那番话已成现实。

慕容智真的已经上书暂时的放弃了对茶卡和曲沟新城的诉求,但李绚知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李绚的神色肃然起来,拱手说道:“陛下,天后,臣先后与安乐州都督,还有镇军大将军有过接触,其人在伏俟城姿态,和其与长安时截然相反,安乐州都督城府极深,臣难以看出一二,但镇军大将军,他巴不得明日就将吐谷浑复国,然后将吐蕃赶出青南盆地,而我大唐也要同时退出高原。”

慕容忠野心极重,相比于慕容诺曷钵,还要更有野心。

有这样一个人在,吐谷浑想要安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何解决?”李治身体微微前倾,极强的压迫力已经传导到了李绚的身上。

李治的态度很明显,大唐的军队既然已经杀到了高原,那么就断然没有后退的道理。

青海高原虽然有高原瘴的威胁,但是粮草运输相比于西域,草原,还有东岛,不知道要方便多少。

这样的地方,如果都拿不下来,他这个天皇大圣皇帝,也就别叫了。

李绚拱手,思索着说道:“吐谷浑复国,即便是我朝亦未有阻止借口,所以其复国之事乃是必然。”

李治听了眉头不由得一皱,但想要反驳,他又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因为前后两侧大唐征伐吐蕃,都是打着替吐谷浑复国的旗号做的。

如果吐谷浑复国他们不许,那么不管是吐蕃,还是西域各国,都会因此认为大唐失信。

这种事情大唐经历过一次,最后导致了名将郭孝恪之死,如今谁也不会让旧事重演。

收回心思,李治随即摆摆手,说道:“你继续。”

“国者,有大有小,大为帝国,王国,小为封国,邦国。吐谷浑复国,可,但仅能为封国,邦国,不得再为王国。”李绚一句话,直接将吐谷浑降格。

早先吐谷浑统治青海高原的时候,是吐谷浑王国,后来吐谷浑两分,东西吐谷浑,再后面便是被人灭国。

如今,吐谷浑复国,慕容氏自然要复为青海国王,但大唐却要将青东一带直接割到自己手上,吐谷浑不准有任何异议和不满。

《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邦,指的就是方圆六七十或五六十里的小封地。

西周分封制,国王将所治下土地分封给同姓或异姓诸侯,被封的土地就叫作“封”,后来也叫做“邦”。

如今大唐,王室诸侯虽有封地,但也只是封地。

吐谷浑不同,他之前为王国,如今复立,国势薄弱,不宜为王国,为邦国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