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未来之路,外放刺史(2 / 2)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前行之中,人马也突兀的停了下来,一道人影站在了马路中央。

黑色的衣领,肃然冷寂的眼神,是狄仁杰,大理寺丞狄仁杰。

李绚忍不住一拍额头,他怎么把他给忘了。

……

“听闻王爷遭到了刺杀?”狄仁杰眼角余光扫过李绚身后的黑架马车,然后正面看向李绚。

李绚有些诧异的点头,说道:“怀英兄消息灵通,的确如此。”

事情发生在刺史府内,李绚虽然第一时间就用千牛卫隔绝了内外,但千牛卫冲入刺史府本身就属异常,更别说在刺史府内,当时还有不少的捕快差役。

这种事情瞒住别人可以,但绝对瞒不住河州法曹。

河州法曹是大理寺下来的人,这种事情,第一时间就会通报狄仁杰。

看到李绚如此直接承认,狄仁杰有些沉默,片刻之后,他终于再度开口:“敢问王爷,此事最后如何处理?”

“魔教刺杀,刺客已死。”李绚一句话,将事情彻底的盖棺定论。

狄仁杰皱了皱眉头,随后又问道:“敢问王爷,刺客和刺史府可有关系?”

李绚眼神幽微,随后开口说道:“有,刺客乃是刺史府一名舞娘的父亲,刺史府有失察之罪。”

失察,这算什么罪。

狄仁杰皱眉,说道:“听闻那舞娘是元使君义女,也姓元。”

元九娘自然是元明的义女,而且还是族侄,但可惜元晖在当年被贬官之时,就已经被从元家族谱除名,所以元九娘虽然姓元,但却并不在元氏族谱之上。

“元使君义女甚多,这番邦舞女,不过用个称号罢了。”李绚很不在意的摆摆手,收舞女做义女,在当朝并不稀奇,无非就是一个圈养的名号罢了。

“番邦?”狄仁杰琢磨着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也基本绝了他往下深挖的可能。

李绚笑笑,狄仁杰的这点想法,他怎么可能看不透,但元九娘本身就是元晖和番邦女子所生的女儿,根本就不是元家嫡女,所以只是在元晖被除籍之后,被元明收为义女而已。

在李绚刻意遮掩的情况下,事情还牵扯不到元明的身上。

李绚转口问道:“对了,怀英兄不是一直都在调查元煦之事,为何会突然来到刺史府?”

狄仁杰垂下眼帘,他当初和李绚说过,他这边只负责调查元煦,元明的事情由李绚负责。

“元煦最近一直待在府中没有动作,下官只是偶尔得知了一些别的消息,这才关注到刺史府。”狄仁杰含混的解释了一句,随后紧跟反问道:“敢问王爷,刺杀案后续如何处理,元刺史?”

“元刺史之事,非本王能够处理,此事本王需要写奏折回京,具报陛下,陛下如何决断便是什么决断。”李绚微微摇头,神色之间露出了谨慎之色。

元明毕竟中州刺史,除非李绚拿出圣旨,否则谁也奈何不了他。

当然,李绚可以羁押刺史府内除元明以外的所有人,但李绚没有那么做,一看就能知道李绚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

狄仁杰想要说些什么,但李绚直接将所有的话堵死了。

狄仁杰沉默片刻,最后开口问道:“不知下官可否验看尸体,查问案犯。”

“尸体就在马车之上,至于案犯。”李绚摇摇头,说道:“一个被利用了的愚蠢女人罢了,什么都不知道,人已经交由千牛卫处理了。”

狄仁杰的呼吸顿时沉重了起来,死人身上的线索就是再多,也没有活人多,但偏偏此案涉嫌谋杀郡王,千牛卫才是主管探案之人,他们可以要求大理寺配合,也可以不要求大理寺配合,主动权都在他们之手。

“如此便多谢王爷了。”狄仁杰说着,就要直接钻进马车里,但李绚却一把拉住了他,苦笑着说道:“怀英兄,你不会现在在大街上就当众解剖尸体吧,走吧,今夜之事还没有结束。”

“还没有结束?”狄仁杰微微一愣。

李绚的神色肃然起来,然后轻声说道:“事情到了如今,有些人,有些事,需要彻底的清除干净了。驾!”

吐蕃在河州的第三个暗桩,也是最后一个暗桩。

李绚轻轻打马,开始朝前方疾行而去,后面众人赶紧肃然赶上。

片刻之后,州学附近,一间三进院落门前,李绚和狄仁杰站在门口,看着周乾快步从里面而出,对着李绚拱手道:“回禀王爷,人已经服毒自杀,属下从中找到了不少吐蕃文字。”

“全部带回去。”李绚转身看向狄仁杰,轻声说道:“大军出发在即,河州城内,任何的吐蕃奸细都要彻底清除,怀英兄以为然否?”

“当然该是如此。”狄仁杰轻吸一口气,说道:“不过下官以为王爷会以此人作为诱饵,钓更多吐蕃间谍入彀的?”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这些吐蕃细作的作用已经全部用完,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再活着了,至于那些藏的更深的间谍,那就让他们做一辈子死棋吧。”李绚调转马匹,朝军营而去。

这些人有用,只在战前,战后,吐蕃远走,他们这些人也就没用了。

但现在,李绚就需要他们去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