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皇室兄弟,难得亲情(2 / 3)

作品:《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李绚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三日之前,天后下旨,调户部郎中贾辉前赴临洮兰甘诸州,察查诸州粮仓储备和兵仓储备之事,其人趁机在武功县和吐蕃密使交换消息,被臣抓捕,可惜晚了一步,让吐蕃密使逃了。”

听到李绚说到这里,在场不知道详情的,脸上露出来一脸的可惜神色,但知道详情的,却都忍不住的松了口气。

皇帝以自己的儿子做诱饵,这种话说出去并不好听,但太子宫中,却也有不少人,提前予闻。

比李绚都早,这便是跟随太子的好处。

……

李贤点点头,伸手道:“王叔请坐。”

“喏!”李绚拱手,然后在李贤的对面正坐了下来,左侧是英王李显,右侧是相王李旦。

李绚回头看向一眼远处的高山密林,沉声说道:“现在距离骊山不远了吧?”

“还有半个时辰左右。”李显率先开口,然后说道:“王叔,这位户部郎中,泄露的……”

“三郎!”李贤突然喝声打断了李显,不客气的说道:“此乃朝中机密,不该问的不要问。”

“哦?”李显有些不高兴的闭上嘴,不过他看向李绚的时候挤眉弄眼的,似乎要等到了骊山之后,再让李绚告诉他详情。

李绚面色平静,反倒是一侧的李旦开口:“王叔,那接下来,朝中要如何处置?”

李绚神色谨慎,说道:“贾辉,户部户仓郎中,关系重大,他之事,已经涉及整个天下的仓储之事。天后已经派出数路御史,赴天下各道察查粮草储备实情,尤其是西北道,由侍御史,检校太子洗马陆元方前方,兵部员外郎来遂,大理寺丞狄仁杰全部赶去,务求西线粮草军械储备,不出任何问题。”

李贤认真的点头,说道:“这是正事。”

“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就是贾辉诬陷太子殿下谋害骆宾王和魔门隐极宗宗主云鹤壁出现之事。”

“什么,本宫谋害骆宾王?”李贤听到李绚所说,双手忍不住的按在了矮几上,差一点站了起来。

李绚赶紧摆手说道:“那不过是贾辉用来转移视线的做法,殿下不必认真,此言甚至都没有传到长安城,只是臣觉得殿下应该知道,所以才提了一句,其实朝中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此事。”

“原来如此。”李贤点点头,长松一口气坐下,随后他沉吟的说道:“本宫明白王叔的意思,这骆宾王和贾辉往来甚密,贾辉和吐蕃人有所勾连,骆宾王恐怕要少不了有嫌疑。”

“又或者,是骆宾王无意间窥见了贾辉的真面目,所以才被贾辉动手所杀。”李显身体微微前倾,他的这个结论和李贤得出的结论,几乎是天南地北南辕北辙。

“知人知面难知心。”李绚抬头看向李贤,轻声说道:“臣听闻殿下当初还有意召骆宾王修《后汉书》?”

听到李绚这么一说,众人立刻噤声下来,一侧的刘纳言似乎要说什么,但被李贤拦了下来。

李贤看向李绚说道:“王叔放心,当初有人不过是提了一句,当时筹谋之人甚多,后来挑选之中,就将他放弃了。”

李绚点点头,说道:“好在当时未曾将其纳入其中,否则到了今日,殿下恐怕就要有大麻烦了。不过即便如此,臣还是希望殿下能告诫东宫臣僚,近日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该说出去的话,一定不要说出去,万一日后真的有了重要之事,那么东宫难免会牵连。”

说到最后,李绚的脸上已经带起来一丝担忧之色。

李贤的眉头一紧,顿时回头看向身后众人,他看着众人问道:“当时举荐骆宾王的,是何人来着?”

“回禀殿下,是中舍人胡载。”刘纳言上前一步,将当日的事情说了出来。

《后汉书》编注是李贤挂名,太子左庶子张大安领衔,刘纳言等辅,对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史事进行新的编译注释,其中政经佛道,历史人物,都有所涉猎。

太子中舍人胡载,是一众太子舍人之首,与太子中庶子共掌东宫文翰,侍从规谏太子,纠正违阙,傧相威仪,综典奏事文书,监督医药,检奏更直名册,职如黄门侍郎,职权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