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八十万斯拉夫教头(2 / 2)

作品:《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一般是可以的。”郭康说:“匈牙利和波兰的贵族,经过这么多年和我们的战争,已经不像其他欧洲人那样,会带着大量仆从、食物乃至马戏团去打仗了。但整個指挥机构里,依然必须有大量其他人员,和指挥用的旗鼓、仪仗等等。所以,即使总指挥本人骑着马,整个指挥部也跑不了那么快。”

“而且,就算他们真的跑了,也是好事。这种规模的战场上,军旗突然消失或者迅速后撤,很容易引起恐慌。哪怕敌人训练有素,也迟早被追垮。那次,敌人就成功坚持了一段时间,但砺德公带着手下紧追不舍。敌人没办法,只能回头迎击。”

“几百个骑兵从背后冲过来,我堂叔当时在后队当百户,就大吼着率领自己手下冲了出去,和领头的匈牙利骑士撞在一起。他们那队人一下就阵亡了一小半,我堂叔也被骑枪砸得昏迷不醒,但这些敌人也被意想不到的还击冲垮,逃离了战场。趁这个机会,前锋也冲向了集结起来的敌人,很快就把他们杀穿,砍倒了敌人将领的旗帜。敌人立刻四散奔逃,不少人慌乱中被赶进了树林,在那里被追上杀死。剩下的人迅速逃走,再也不敢来了。”

“后来我爹问叔祖,怎么敢坚持咬着敌人指挥不放的。叔祖说,这是因为,按他的经验,最多追个大半天,大部分敌人的马就完全跑不动了,而他的手下,快步行军三天都没问题。所以他敢确定,能在更多敌人到来之前,把这些人硬给追死。”

“我爹又问,在侧后都有大批敌人骑兵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敢闷头前进。叔祖便告诉他,在我们郭氏老家,对于这种事情,大家早已有经验了。实际上,只要步兵足够坚定,就算唐太宗亲自来,也是冲不垮的。”

“至于他的兵,虽然没有那么离谱,但这些马扎儿鞑子,想要击垮他们,还是想太多了。”

“我之前确实不太了解这个案例。”普龙斯基承认:“没想到还可以这样……”

“这也确实是个规律了。从后来的结果看,这个经验也很靠谱。”郭康说:“围攻维谢格拉德的时候,波兰人终于意识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的议会一反常态,开始支持曾经也是宿敌的匈牙利。大批波兰骑兵赶过来支援,试图在城下里应外合,把我们击退。”

“巴西尔三世决定围点打援,而负责消灭援军的队伍里,就包括这三千子弟,我堂叔还是自告奋勇去做先锋。波兰人很急,首先发动了冲锋,我们的步兵也重复之前的表现,迎击上去。”

“据说,当时前锋队伍,就有五六千人,排着密集阵型冲锋。声势之浩大,让波兰骑士久经训练的战马都受到惊吓,半路就停了下来。他们的冲锋,也完全没能撼动前锋的阵型。我们第二线的骑兵随即前进,穿过步兵阵线,向前出击,一下就打垮了敌人。他们追着溃逃的敌骑,甚至一路打穿了波兰人的第二道骑兵线。其他人也立刻跟上,就这样简单而粗暴地压垮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