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成吉思汗是罗马人还是突厥人?(2 / 3)

作品:《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脱欢借此告诉郭康,草原人的认同,其实就是这么变化的。绝大部分时候,都不是他们自己想改变,而是周围出现了其他影响因素,所以作为应对,就这么变了。

而也先不花太师提出的蒙古认同,被紫帐汗国明确放到次要位置,乃至在北衙各部中都开始消退,是在巴西尔三世的时候。具体原因,其实也差不多。

那个时候,在东方,元朝退出中原已成定局;在天方教世界,最强大的“蒙古人”是突厥化严重的帖木儿。整个亚欧大陆上,原本的“蒙古”似乎正在迅速消退,甚至到了大家不知道谁是蒙古、什么是蒙古的程度。

脱欢说,当时紫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交流,察合台使者给他们讲了个事:

元朝那边,习惯把蒙古人统称为“都沁·都尔本”,意思是“四十四”。因为按照成吉思汗的划分,蒙古本部分为四十个万户,号称“四十万蒙古”。漠西的瓦剌人有四个万户,叫“四万卫拉特”。这四十四万户的编制,就构成了蒙古的主体。

结果,等元朝灭亡的时候,四十个蒙古万户中,有三十六个投了朱洪武合罕。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瓦剌人存在感这么强——因为元朝的大汗一向不怎么受蒙古人欢迎,本部都跑完了……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个问题,到底谁才是蒙古人的宗主?是朱洪武合罕,还是北元的合罕呢?

这个问题,不同政权有不一样的回答。察合台汗国认为是朱洪武合罕,理由是他们很讨厌元朝,反正只要别是忽必烈余孽,是谁都行;北元和征东行省,认为正统在北元的合罕,但这两个政权,现在其实都不是大汗亲征——北元现在各路权臣轮流坐庄,太师们已经实际掌控了小朝廷。而在征东行省从头到尾都是自立的,也就口头上借用下大汗的名号。

至于爪哇元,他们都没怎么提过这个蒙古宗主的问题,因为根本不关心……

紫帐汗廷因此认为,这种情况下,元朝大汗已经不具备代表性了,而原有的叙事,也需要跟着改变才行。

比较有意思的是,现在整个世界,最强大的蒙古武装,其实也是在两头,也就是在明朝和紫帐汗国手里。而各个元政权,细究起来,反而是汉人在当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