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受欢迎的希腊老贵族(2 / 2)

作品:《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道士可不止索取教权,他们索取的时候就‘黄天当立’了。”郭康吐槽道:“人家一直很政教合一的……”

“至于儒生,当然也会。比如‘清流名士’对舆论的影响,对教育的介入,就和教会的效果差不多。这就是经典的教权。”他继续解释道:“这方面你可以找朱大架子问问。他们老朱家,对这方面了解可深了。”

“这样啊……”脱欢挠挠头,大概明白了。

“不过,学习下也塞里斯也是可以的。”郭康又想了想:“虽然那边也有各种问题,不过相比于之前的希腊,多少还是好些的。”

“他们也是这么想的。”狄奥多拉说:“珀索普洛斯认为,我们的罗马教会,就是介于塞里斯和传统正教之间的一种组织方式。如果继续发展,应该就有希望达到塞里斯那个程度。有了大家共同认可的理念,和稳固的组织,普及统一意识就可以实现了。”

“我觉得这个想法,可能正好说中了张大牧首当年的初衷,所以才一直留意他们后续的研究。这几个人还是有些智慧的。”

“这倒是正常,有智慧的人总会想到差不多的东西。”郭康点点头。

虽然在他那个时代,一直有人认为统一不利于发展。但在这个年代,要求统一,阻止地方贵族分裂,反而是欧洲各国一致的追求。

从中世纪后期开始,各国的有识之士都在进行努力,而随着条件渐渐成熟,各国的中央宫廷也基本都开始越来越有力地控制地方。国君们有意识地削弱贵族权力,打击地方分裂者,加强中央集权。而这些也确实增强了各国的力量,为他们之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偏远的英国,反而是这个时候做的最好的国家之一。国王的权威不但没有被“大宪章”之类的后世神话限制,反而日趋增强。而再之后,内战结束后的都铎王朝,更是进一步强化。

正是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而不是反统一的地方贵族,才为英国成为顶级列强攒下了家底。

塞里斯固然一直有更强的大一统传统,中央集权程度也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一统思想就是错的。

同理,这年头欧洲的街上都是大便,但并不代表上厕所是个错误习惯。勒令所有市民必须上街如厕,显然也不能瞬间让罗马称霸欧洲。这种事情本来就没什么关系……

作为一个可选思路,这些希腊人的考虑方向,确实是值得尝试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