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军制变迁(中)(2 / 5)

作品:《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与此同时,军队中的老兵,也是汗国基层最有文化和管理能力的人。

根据汉唐时的经验,在军队中推行教育,是个重要的工作。很多士兵出身不高,没有系统受过教育,连读写都困难。这样的人在军中,就很难认读复杂的军令,也没法书写公文,训练和执行任务,都会受到影响。

按汉朝的规定,不识字的人是没法通过考核,成为军吏的。这倒不是故意制造门槛,而是因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不可能是草草拉起来的乌合之众。

一名基层军官,除了执行军事任务,还有大量的文牍工作要做:武器的例行检查维护、士兵的健康情况、训练的表现、考核成绩,乃至驻地的粮食储备、副食品采购、药品储备……各种各样的公文、账簿,都得他们来撰写签署。

战争比的不是蛮勇,而是两台机器的碰撞。这些琐碎繁杂的事项,看起来和让人紧张热血的格斗没什么关系,但它们和它们背后的典章制度,才是战斗力的源泉。至今,在西域,还流传着唐朝士兵们用来习字的册子,可见当时的普及程度。

汉朝人用简牍就能做到的,如今用了印刷术,就更有条件去实现了。毕竟,对于士兵,当然是越有文化越好。除了文字,最好还会数学。

在中原,有个经典的故事:

北宋的时候,有人挖出了一些汉朝的弩机,于是便试图复原这种古代高科技,希望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著名的学者沈括,也对这些弩机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