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让娜大小姐想让我扶保,贵族们的十字军头脑战(下)(2 / 3)

作品:《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据随行的明朝官员说,道衍和尚年少时出家,后来明太祖挑选精通儒书的僧人,选中了他。之后,进入天界寺,谋得僧职。马皇后去世的时候,诸王都来奔丧,道衍这时在祈福僧人的行列中,偶尔与燕王相识。之后,他就被燕王要走,跟他去了北平。

之后三十年,道衍和尚一直颇得燕王器重。他不但通晓佛法,还多次给燕王出谋划策,双方关系很不错。只是道衍心中,一直有个遗憾。

他坦言说,自己这平生所学,虽然也尽力为朝廷和燕王效力,但总觉得有未尽之处。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心有不甘。

正好,朝廷准备修建大报恩寺,广招天下高僧,他也在其中。在纪念太祖和马皇后的法会上,天平皇帝感慨说,如今众人都在,只可惜少了自己儿子一家。道衍福至心灵,说他愿意作为使者,出访大秦国,寻得吴王等人,把法会上分赐诸王的经文带给他。

燕王对此表示反对,认为他这个岁数,出去了,就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他的徒弟马三宝也多次劝他,说自己来就行,不需要师父费心。

但道衍认为,佛家讲究的便是一个缘。他曾经以为缘分在应天,在北平,但如今才觉得,应该还是在西边。

他能感觉到,自己寿数将近。但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抓住最后的机缘。至于死在何处,他并不关心。肉身乃是臭皮囊,随当地人火化了事。

众人都劝不住他,燕王也无能为力。

皇帝对此也颇为称奇,于是授予他僧录司左善世的僧职,任命他为使者,西行出访。皇帝亲自赠与袈裟,让有司开出文牒,要求沿途的别失八里国、哈烈国、大秦国等,按规格礼遇。

——这三家,分别就是东察合台、沙哈鲁汗廷和紫帐他们自己。

告别了皇帝和燕王,道衍和尚等人一路西行。来到赫拉特的时候,正愁往西怎么走,刚好遇到了史丹一行。道衍赞叹说,这不正是缘分么,于是跟着他们,来到了大都。

史丹对此也十分满意。虽然他也不知道上哪找大儒去,但找来个高僧,想来也差不多。而且按明朝官员的说法,道衍早年就是因为佛经、儒经都能通晓,才成名的。这感觉比一般大儒还厉害,不如就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