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258章 宏观调控货币(2 / 5)

作品:《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人争一口吃的。」

    嬴城其实也知晓冯去疾治国之道。

    其实从秦国的国策来看,就能看出来。

    秦国在粮食上一丝不苟的执行,甚至用朝廷宏观调控和强制限制粮食价格来保证百姓可以有果腹之食。

    但是在其他方面。

    大规模的徭役,大规模的朝廷作坊,大规模的朝廷控制商贾,只能说,秦国的所有的国策,都是围绕着一点,粮食!

    这本身没有错。

    只是。

    国富民强,国家安定二词,重若千钧,如果仅仅做到民有所食,恐怕不够。

    「冯公所言,城只赞同其一。」嬴城顿了顿,道:「民有所食。」

    「粮食为本,但这只是根本,但真正想要让国富民强,国家安定,单纯的让百姓果腹,并不足以称之为强国。」

    「哦?」冯去疾对嬴城所想也能猜测的七七八八,从嬴城的种种布局上,便能窥得一斑,也是好奇的问道:「那不知监国有何见解?」

    嬴城也不遮掩,沉吟道:「民有所食,百工兴盛,各有谋路,吏治清明。」

    「民有所食,自不必再多做阐述,如冯公所言,人争一口吃的,没有了这一口吃的,便会为了活命而争抢。」

    「百工兴盛,这说的并不仅仅是为商之道,商,只是沟通各行各业的工具,根本还是在民间工业兴盛。」

    「而为何要让民间工业兴盛,正如目前秦国闲赋的百

    姓,如果百姓除了农桑之事什么事情都不做,那么就会有千万之数的人闲而生事。」

    「在以往,朝廷以徭役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徭役之事,并不能解决全部闲赋在家的百姓,也因此,朝廷又以兴建作坊来让尚在乡里的百姓有事可做。」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朝廷做事,通常以目标为准,为了完成此目标,徭役死人,作坊死人,都是在允许范围内。」

    「长此以往,百姓便会对徭役不满,进而对朝廷不满,此中积怨少则稳之,多则乱之。」

    「也因此,必须要兴盛民间工业。」

    「让百姓无时无刻不做事,就拿简单的蓑衣作坊来说,蓑衣为每人必备,长久使用还会有损坏,而只要让百姓制作蓑衣,并且这些蓑衣有好处,百姓便会自觉的常年去编制蓑衣,以编制蓑衣而谋生,自然百姓无生事之可能。」

    「而如果百工百行业各有兴盛,以天下之量,以商人为工具,便可让天下百姓各有谋生之路。」

    「百姓若有谋生之路,自不会再生事。」

    听到嬴城的解释,冯去疾免不了摇头道:「此法的确大有可为,只是,监国似乎忘记了,百工之业层次不齐,若是百工兴盛,其中乱象便会四起,朝廷无法约束。」

    「若无法约束百工,乱象丛生之中,便是乱的起始。」

    「尤其是,如粗盐一道,可以说,朝廷这些年来,对私盐的贩卖是大力禁止的,粗盐人人需食,更为调剂之用,此物,掌握在朝廷的手中,自可按事调配,但一旦私盐泛滥,朝廷便会力不从心。」

    「而这也如粮食,朝廷掌握着天下大宗粮食,并且严厉整顿粮业,这才能保证民有所食。」

    「一旦放开,人人逐利,粮价必定居高不下。」

    嬴城点了点头,冯去疾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毒辣,也是继续探讨道:「也因此,宗货交易书,方为根本,半官商之法,才可稳定乱象。」

    「而这,首要便是充实官员,令吏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