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255章 固化阶级是必须的(2 / 2)

作品:《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中转站?”芈城微微沉吟,也明白,想要让上雒的兵力撤退,已然不可能。

    但是,上雒已经乱了,糟心事一大堆,便紧跟着道:“另外一件,便是上雒征兵之事,一户一人征兵,这,上雒的田地恐怕要无人耕作啊。”

    嬴城没有任何思考的道:“上雒征兵是陛下下令征兵,我也做不了主。”

    “至于农户之事,朝廷会往峣武道迁徙百姓,此事尚在筹算之中,基本保持合里并乡,整里迁徙的原则。”

    “保持峣武道人口在三十万以上。”

    芈城点了点头,道:“如此吗,外臣明白了,多谢监国赐教。”

    嬴城笑了笑道:“舅爷客气了,别的不好说,但,勋贵转型是必然之事,若是依旧抱着昔日功勋坐吃山空,无非就两种结果,要么走上造反之路,要么在大势之下败落!”

    对于扶苏府来说。

    这是一场亲戚之间的走动。

    但对于他和楚系集团之间来说,这本就是一场政治上的交流。

    利益相关。

    围绕在扶苏府,或者说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在交谈之中弄明白他的想法,以此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

    而就在交谈之中。

    管家通报,李氏李府前来拜访。

    城阳候见此,也没有再逗留,便告辞离开了扶苏府。

    李斯没有来。

    甚至李瞻也没有来。

    来的是李瞻的夫人,李由的夫人,和李氏一位德高望重的族老。

    嬴城表示理解。

    诸多的侯爵其实是闲赋状态,吃穿不愁,想去哪就去哪。

    但是李斯现在估计焦头烂耳,李瞻在关中乱跑着。

    而这个李氏族老也不算是外人。

    是李斯的亲弟弟,东乡李氏实际话事人。

    李氏商行和咸阳湖渔业便是出自这位的手笔。

    简单的寒暄了几句。

    李氏族老便切入了正题道:“监国,此次咸阳湖之事,李氏商行损失惨重,我们也是后知后觉,等到发觉的时候,已经不可收拾。”

    “还望监国为李氏商行做主啊,李氏商行努力了一个月兴建渔场码头,一下子全没了。”

    嬴城没有任何思考的回道:“此事朝廷自会处理,李氏商行所有的损失,谁烧的谁负责,朝廷会依法追缴并赔付给李氏商行。”

    李氏族老一愣,他们已经做好了承受这笔损失的打算,毕竟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没想到嬴城想都不想的应允了下来。

    “谢监国。”李氏族老急忙感谢。

    嬴城笑道:“不必,这是朝廷应该执行的责任。”

    “只是此次事件毕竟涉及李氏商行,且如此大的动静,李氏商行难道没有半点察觉防范?”

    闻言,李氏族老微微一顿,道:“没有任何察觉!”

    嬴城了然,又问道:“那可有怀疑之人,幕后主事究竟是谁?”

    李氏族老微微一顿,道:“外臣不敢胡乱攀附。”

    嬴城道:“但说无妨,此事朝廷一定会追查到底。”

    李氏族老犹豫了几分,道:“外臣怀疑是伦候做的,自李氏商行建立并在朝廷手里租下来咸阳湖之后,便开始在咸阳湖筹划域场之事。”

    “而原本,因为伦候就在咸阳湖附近,霸占着咸阳湖渔业。”

    “李氏商行在营造码头的过程中,伦候经常带人扰乱,只是他们忌惮李氏商行,这才不敢妄动。”

    “只是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如此胆大妄为,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合理的猜测嬴城自然是允许的,但凡事都要讲求证据。

    嬴城也是问道:“证据呢?”

    李氏族老摇头道:“外臣没有证据,只是怀疑。”

    “嗯,此事我已知晓。”嬴城随意应承,没有证据就是瞎白活,他也不可能捕风捉影。

    李氏族老微微一顿,忍不住的说道:“那,监国,咸阳湖之事,李氏商行实属无奈反击,在混乱之中才有失手,但没有那些渔民烧码头,李氏商行也不会反击。”

    嬴城当即道:“此事朝廷会调查清楚,现在定论为时过早。”

    嬴城并不想和李氏族老纠缠这样的问题,直接转移话题的道:“另外,咸阳湖无论出现何事,李氏拥有咸阳湖渔业,这是不会改变的。”

    “咸阳湖渔业,李氏必须要抓紧建设才是,到七月,咸阳湖渔业必须进入全盛时期的产量。”

    闻言,李氏族老心中微微一叹,但并没有直接表露出来,只能跟着嬴城的话语回道:“外臣遵命。”

    “只是。”李氏族老微微犯难的道:“这咸阳湖周边,多有渔民,李氏商行若不许渔民入湖捕鱼,渔民便不满,商行那边也不得安定。”

    “可若放开,这渔民捕鱼,咸阳湖的鱼也没有多少,李氏在咸阳湖的投入也不小。”

    终于还是说到这个犯难的问题上。

    这也是这些时日,李氏在咸阳湖问题上最头疼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

    在嬴城这里早有决策,只不过没有推行,在等待时机而已。

    当即。

    嬴城沉吟道:“整合咸阳湖渔业,李氏商行可以将咸阳湖周围所有的渔民,都雇佣进来,进行统一管理。”

    “李氏商行可以以雇佣渔民的方式,让这些渔民为你们商行捕鱼,李氏商行自产。”

    “也可以允许这些渔民入湖捕鱼,但是渔民所捕之鱼,李氏商行必须收购并对外贩卖。”

    “具体方式,朝廷不管,但是,既然李氏商行租了咸阳湖渔业,就必须整合统一咸阳湖渔业,今后咸阳湖渔业出了任何问题,朝廷只问责李氏商行,不追究渔民的责任。”

    闻言。

    李氏族老内心大受震动。

    这些天以来。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研究嬴城究竟为什么会同意将咸阳湖租给他们李氏。

    现在。

    终于明白了。

    可明白了。

    他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忧虑。

    李氏商行的确拥有了咸阳湖渔业。

    但是,这也意味着,李氏商行肩负起了另一份责任。

    养活咸阳湖周围所有渔民。

    而这其中。

    让他更为心惊的,一旦他们李氏将咸阳湖整合之后,也就意味着,今后咸阳湖捕鱼所有的利益,都需要给朝廷纳税,商税。

    而这,也将更有利朝廷收取商税。

    这些天他们也研究过依靠咸阳湖为生的渔民。

    这些渔民大多数都是私捕。

    不要说给朝廷纳税了,卖出去也是问题。

    也因此。

    有了渔老大的存在。

    咸阳湖周边有着数十个渔老大,其中以伦候为最。

    并不是说这些人亲自入湖捕鱼。

    而是这些人掌握了鱼的贩卖通道,那些渔民入湖捕鱼然后将所捕到的鱼低价卖给渔老大,渔老大通过自己的通道将这些鱼卖给各个坊市卖鱼的,甚至直接能送到各个食肆酒楼内。

    就连皇宫用度,有些渔老大都能送进去。

    而这就是咸阳湖,乃至于天下渔业的运营方式。

    而他们也算过。

    如果李氏包揽了咸阳湖渔业,他们李氏自己是完全能消化掉咸阳湖所有的产出。

    鱼肉不是粮食,也算是高贵的类别,而朝廷并没有对鱼肉有政令限制。

    这就是他们不惜代价拿下咸阳湖原因。

    虽说关中水网密布。

    渭水也有渔业。

    但是。

    咸阳湖乃是关中之内最大的湖泊,产出占据关中一半以上。

    甚至可以说。

    到时候只要他们将渭水用渔网一拦,基本上可以拿下整个关中的渔业生意。

    有多大的投入,就有多大的收益。

    即便是他们李氏要转型,也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

    只能说。

    嬴城之思太可怕了。

    竟然想要通过他们李氏商行整合咸阳湖渔业,然后再通过他们李氏,来收取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