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216章 十三司联合巡查组(2 / 2)

作品:《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想要见到真实,根本不可能。

    也因此。

    无论是朝廷还是皇帝,都需要一个耳目。

    这个耳目。

    十三司联合巡查组,便是最合理的安排。

    十三司官员涉及方方面面,除了军事,基本都涉及了。

    既是政令的讨论制定者,也是政令实施的监督者,这样的巡查安排,便显得极为高明了。

    更应该说。

    这是一种相互印证的结果。

    若是十三司的官员轮换巡查,及时总结政令实施之中存在的问题,那么便能更迭政令,令政令更加的合乎情理。

    “下一个议题。”

    却是嬴城,见没有人再说话了,便直接道:“耕牛问题必须要解决。”

    “人力耕种终究要差太多太多,且对人力之消耗难以想象。”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甚至在他没有变法前,这就是每年朝廷议事的主要问题之一。

    但。

    这么多年下来。

    这个问题依旧是问题。

    “此前朝廷也在大力扶持耕牛之政,包括乌氏部落以及各地草原进行大规模的耕牛养殖,但耕牛的成长期最少三年,且,耕牛所需的草木非常之多。”

    “再加上天下四处乱战已久,昔日各国情况不一,耕牛多有缺失,只能以关中之力用以滋养。”

    嬴城话音未落,冯去疾也老生常谈的摇头道:“也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量从战场上淘汰下来的战马成为了首选,但这些战马只能拉货,并不能耕地,战马的爆发力强,但论耐力,还是耕牛强,经不住每日长时间的劳力。”

    “而除了这些,以前朝廷甚至效彷先辈驯兽,山林豺狼,虎豹皆有抓捕驯化,只是成效,恶虎伤人,狼性难训,犬类之物皆不能用来耕种。”

    “即便是耕牛之中,也只有黄牛可用来耕种,长毛牛皆不行。”

    冯去疾顿了顿,也继续道:“而此次耕牛之政,乡里散养耕牛,勋贵集养耕牛,这些耕牛皆为牛犊,最少也要五年才能见成效,十年后或可解决耕牛之困,就目前来说,很难!”

    冯去疾说的是大实话。

    也是众多周知的事情。

    下方的官员也是一个个点头。

    这还真不是任何政令就能一次性解决的问题。

    毕竟。

    耕牛生长周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嬴城自然是知道这个问题。

    此前耕牛之政,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问题,而这一趟巡查下来,让他触目惊心。

    也就是在集体化农业下,将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在人力耕种。

    大秦在籍的耕牛数量,只有一百多万,即便是在隐田隐户查获之中多出一倍的耕牛,也才两百多万,这根本无法解决天下耕牛紧缺的问题。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方法。

    “王将军!”嬴城微微一顿,看向自己未来的岳祖父大人。

    “???”王贲快要听的睡着了的勐然惊醒,疑惑的抬头瞅着嬴城:“怎么了,是要去打什么地方么?”

    “倒是蒙恬的长城军团,如果再向北境调动三十万兵马,可以发动一场对匈奴的大规模进攻,匈奴虽然不种田,但匈奴的牛羊倒是挺多,可以解决燃眉之急,最少能弄到二十万战马,四五十万牛羊。”

    众多朝臣见王贲在朝堂上迷迷湖湖的样子,也见怪不怪。

    王贲身为秦国上将军,太尉府护国都尉之一,压根就不操心他们整天头疼的种种问题。

    嬴城也全当没听到王贲所说的问道:“陇西有多少骑兵?”

    王贲愣了愣,对答如流的道:“陛下将李信的南征军抽调了回来,算上营地的五百骑,驻守渭源的一千骑,长城军西营校尉杨千的两千骑,总计三千骑兵。”

    “若是从陇西郡,阿阳,通渭,秦州,陇城,安戎,临桃,兰仓,上封等地调兵,陇西总计三营骑,九千骑兵,不过这些兵马为府兵骑,恐怕调动颇为繁琐,且非同心戮力,各有所属。”

    换源app】

    “就目前来说,陇西已经安定,并不需要过多兵马驻守,而长城军团主要负责北方匈奴,建立长城防线,主要分布在北地,九原,云中,雁门等地。”

    嬴城顿了顿,说真的这个他还真不了解。

    之所以一问。

    还是因为,就目前这紧张的耕牛问题,必须要找到耕牛的替代品。

    根据他的了解,在犬戎活跃于陇西羌地的时期,曾经有记录过生活在新疆地区的野驴,也就是河西之地,敦煌玉门关外,有野驴的踪迹。

    如果说能替代耕牛成为生产工具的,只有驯化野驴这一条途径了。

    进而如果野驴和马匹杂交,诞生阉割版的骡子。

    将是一条释放劳动力的捷径。

    骡子是个很神奇的物种,继承了战马的力量,也继承了驴的耐性,是在机械化之前,农业的主要劳动力。

    没办法。

    耕牛问题无法解决,农业生产终究是纸上谈兵。

    十年,不要说十年了,五年他都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