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第150章 商税:宗货交易书(2 / 2)

作品:《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商业规划署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禁止民商,减少官商,提升半官商数量占五成。

    听起来简单。

    此前民商和官商盛行,放开官商数量自然大多数官商拒收欢迎。

    可想要让这些官商按照朝廷的意愿进行布局建设,难度就大了,尤其是招商,一个个都生怕被坑了,不想干,他也不可能直接动用商署来命令。

    而那些民商就更不行了,单咸阳各种民商,想要半官商就有很大的难度。

    这还是其次。

    商税的问题才是更令人头疼的事情。

    此前都是商业司在谋划策略,准备人员部署,这几日才进行尝试,就遇到了难题。

    商税,没办法统计!

    “以前都是如何收税的?”嬴城疑惑的问道。

    “此前,以大宗货物为准,在要道关口收税,如有商旅入函谷关,检查货物进行收税,这些货物进入坊市,检查货物再进行收税。”巴晨迅速的回道:

    “可是现在取消了关税,入坊税这些,就需要以这些货物分散开来最终卖出为准,其中要分为几股甚至十几股,很难统计。”

    “再者,这完成一次交易之后收税,货物在店铺售卖,这每天都是小额细流交易,更无法统计具体盈利。”

    “而这还是其次,有些货物,可能需要转手好几道二道贩子的手才能到达店铺,这转手部分也是错综复杂,无法计税。”

    巴晨也是苦恼。

    一边。

    商业司在大刀阔斧的进行着整改。

    可以说如今朝廷对商业的支持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商业司已经关停了咸阳城周围五十家手工作坊,那些手工作坊全都是以前遗留的老问题,少府以政令的方式大规模的建设成百上千的作坊。

    有些作坊能够盈利,有些还能保持住,而还有一些完全就是赔本在生产。

    在这几次的调整之中,赔本的作坊已经在陆续的关闭。

    而至少有一百多家以官府运营的作坊,需要以招商的方式,放回有能力接受的人手中,让民商或民接手,转变为半官商。

    同时。

    商业司还需要大量的对外进行招商行为。

    在大量的将原本属于朝廷需要以征发徭役,使用囚徒建设的营造工程,让商旅接手。

    甚至连阿房宫地面砖瓦,道路建设等营造工程,也在以招商的方式让商人接手。

    用隐晦的话来说。

    要改变官府直接驱使百姓的行为,从二级直接结构转变为三级乃至十级驱使结构,即便是出了由下而上的问题,不能让官府成为直接承受者!

    官府如果想要以二级结构驱使百姓,就要做简单的,容易的,可以让百姓轻松获利的,让百姓竞争官府以二级结构开动的营造工程。

    这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商业司主要战略部署之一。

    也就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商业司会全力甩手,要是有人敢包揽长城营造工程,官府可以直接给钱让其负责营造。

    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要知道,在此之前,不要说手工作坊了,天下三大顶级豪商,卓氏、乌氏、胡氏就是朝廷一手扶持起来的豪商,这三大豪商,控制着天下七成的商业行为。

    这样的行为可以称之为商业的三级结构。

    至于说什么营造工程,九成九的属于官府直接领导的二级结构。

    自下而上出任何问题,都将由官府直接承担。

    这样的结构必须要改变。

    另一边。

    随着商业的开放,商税的事情就是重中之重。

    可这以前,商税方式是非常简单的。

    入关,入城,入访,我只看你这一宗货物是什么,价值几何,直接收税就行了。

    可现在。

    收个税要十个人盯着交易,可这,怎么可能盯过来?

    就算是累死,就算是将商业司的收税人员扩充十倍,也不可能盯得过来。

    内史腾和田震也是看向了嬴城。

    的确!

    政令是政令,但实际实试起来,其中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脑袋决定屁股的政令,这也是嬴城一直都在提及的问题。

    商业司是嬴城一手推进的。

    不能刚推行就出现问题。

    尤其是。

    商业司面临的这种问题,是非常难解决的。

    无论怎么看。

    都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才能准备妥当。

    根本没有有效的手段。

    也是很想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嬴城会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

    而听完巴晨的解释!

    嬴城也是点了点头,的确这是个大问题。

    在大秦,售卖是发票这种东西的,至于电子账户查账这种,那就根本不用想了。

    取消关税,入访税,这给商业税增加了地狱级难度。

    正如货币的流通一样,转一手和转十手,查起来的难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

    “商业税是重税,是必须要征收的!”嬴城考虑的片刻,道:“至于具体收税方式,可以考虑三种。”

    “第一,纸张在盛行之后,严令所有大宗货物交易,商铺交易,商贩交易等都必须要开具交易票据,作为商税的征收标准。”

    “第二,以货物进出为准的收税标准,在一宗货物交易之后,拥有者所拥有货物为总量,所剩余货物为余量,总量减去余量便为获利量,以价格衡量,出价与进价之差乘获利量即为盈利。”

    “第三,推行宗货交易书,从源头交易开始,货物量、交易价格、署名印章为一,下一宗货拥有者需以同样方式并署名上一交易明细依次交易为二,以下无论转手多少次,任何一次交易都要有明确的过往交易书,即,宗货交易书,

    商税署只需查店铺售卖的宗货交易书,就能追根朔源,据此收税!”

    “这!”原本情绪低落的巴晨,瞬间眼前一亮,一副惊异的目光盯着嬴城,只感觉灵魂受到了暴击,震惊道:

    “下官遵命,大律令这才学,堪称是经天纬地第一人,无人可及。”

    “下官想破脑袋都没有想明白的商税之事,竟然就这样被解决了。”

    “宗货交易书,宗货交易书,哈哈哈,下官明白了!”

    巴晨的眼前彻底的亮起。

    此前困扰他的,就是随着商业从二级结构延伸到十级结构,税务官员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统计核查。

    但现在。

    宗货交易书,却让他眼前一亮。

    而且,宗货交易书更大好处便是,朝廷可以以最直接的方式,将整个商业蓝图的每一个交易细节,都观察的一清二楚。

    而他们,只需要查看商铺的宗货交易书,就能清晰的理清整个交易脉络。

    收税难,收税难,但现在有了宗货交易书,变得再也不难了。

    因为。

    任何一件商品,最终都必须要完成由商铺售卖到个人购买的流程。

    当一件商品的宗货交易书出现在商铺的时候,只需要看一眼宗货交易书,就能清楚的看到,每一个交易环节出现的问题。

    此乃,千古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