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一十六章 贰臣贼子传(2 / 4)

作品:《三国之银狐

按理来说军队管制严格,家属没那么容易见面。

但一来孙慈本身就是中级军官,地位不低,且人缘不错,大家都给几分薄面。二来现在曹魏军队接近涣散,管制早就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格。

所以在孙慈父亲的劝说下,孙慈最终是答应了起事。

现在城外的魏军已经投降,孙慈见时机已到,城里的魏军士兵肯定也会因为城外士兵的投降而士气低落,为了防止刘晔和桓范决定出城殊死一搏,他立即鼓动起麾下士兵捉拿二人。

刘晔和桓范猝不及防,连忙往城墙上跑。

但孙慈带着人马边追边喊,告诉城上的众人城外魏军已经投降,只有活捉刘晔和桓范他们才有活路,务必不要让二人给跑掉。

而且不止是他一个人喊,他的部下也都这么喊,声音非常大,导致成百上千名魏军不知所措。

有人想要忠心保卫二人,有人则趁机想要叛乱起事,大部分人则属于两不相帮,连连退后躲到一旁,既不敢出手拦截刘晔和桓范,也不敢拦截孙慈。

一时间繁阳城上的魏军乱作一团。

趁着这个时候,孙慈麾下的士兵就已经打开了东城门,城外的关平军在城墙上毫无阻拦的情况下,顺利入城,短短两刻钟不到的时间,就控制住了局面,刘晔和桓范也没跑多久,就被孙慈活捉,献给了关平。

“过去!”

此刻城墙之上的防务已经被汉军接管,关平身后来来往往都是汉军士兵在巡逻,城里还处于骚乱阶段,大量汉军入城接收俘虏已经清剿最后的一点残余反抗势力。

孙慈推着已经被五花大绑地刘晔和桓范二人过来,二人现在披头散发,十分狼狈,被推到关平身前之后,低着头默不作声。

关平看了二人一眼,冷笑道:“尔等也曾是汉臣,祖上世食汉禄,如今却抛弃了自己的祖宗,屈膝跪在曹魏脚下,助纣为虐,当真是禽兽不如。”

“呵。”

桓范冷笑一声道:“今尔等势大,你们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汉已四百载,合该天命更替,又有何不妥?”

关平指着桓范说道:“雅公以《尚书》传家,治忠君爱国,却出了你这么个不肖子孙,我听说骠骑将军打算等将来平定天下之后,重新修史,要列出一份《贰臣贼子传》,想来你们二人应该会榜上有名。”

刘晔脸色大变,说道:“沈晨不能这么做,他凭什么能决定别人的人生?”

关平笑道:“怕了?伱作为汉室宗亲后裔,不思报效国家,却反助逆贼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会有今天?你放心,陛下在南方已经重新立了太庙,分修高祖与世祖庙堂,将来还会重新修葺宗室族谱,你的话,大抵将来不会姓刘了。”

刘晔呆呆地站在原地,只觉得浑身发寒。

如果说上《贰臣贼子传》只是未来以后遗臭万年的话,那么开除族籍就是彻底让这个人连死后都没有了归宿。

汉时人们相信神灵和先祖,特别是祖先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地位极高,一个宗族抱团在一起凝聚力不仅仅是因为同姓同源那么简单,还有同样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以祖先为荣。

就连曹操临死前的遗言都在说,自己死后有灵,会愧对曹昂,就可以知道那时人们的信仰。

所以刘晔听到关平的话,就知道一旦刘禅真的重修宗室族谱,把他开除族籍,甚至强制给他改姓来羞辱他,那么他的子孙后代,恐怕都要因为他这个先祖而蒙羞了。

这就是所谓的祸及子孙!

想到这里,刘晔惊慌失措,咆哮大喊道:“你们怎么能如此对我?你们怎么能如此对我?难道尔等要枉顾人伦,连我祖宗赐下的姓氏都要更改吗?”

关平摆摆手,示意士兵们把他们拉走,还冷笑道:“跟着曹操残害自己宗族刘姓的时候,你怎么不记得自己也姓刘了呢?反正你连你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了,又何必在意这些?”

“尔等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