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攻心之计(2 / 2)

作品:《三国之银狐

很快陆逊、魏延、关平、廖化等几名将领参谋就汇聚在关羽的主帅帐篷中。

关羽高坐主位,环顾下方,然后才沉声说道:“在我军攻势下,夏侯渊连连败退,已退入魏郡,如今丞相和骠骑将军在河内、并州对邺城采取围攻之势,我们也不能落后,今日大军才刚刚抵达魏县,倒是获得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说着他就把之前从老者那得到的消息告知大家,最后又说道:“我已经派了斥候去侦查,验证其所说是否属实,若是属实的话,就意味着魏军的部署已经全部被我们知晓,诸位觉得如何?”

在打仗的时候能够得到敌人的全部部署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情报。这一点即便是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也都是关键信息,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天上卫星了。

得知这些事情,魏延惊讶道:“君侯,这也太巧了吧,我们才刚到魏县,就能够知道对方所有的部署,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廖化笑道:“我军仁义之师,所过之处,百姓无不以迎王师,万民敬仰君侯神威,此非人心所向乎?”

关平也点点头赞同道:“如今曹魏大势已去,百姓们自然该清楚好歹。”

“若是夏侯渊故意设下的计谋呢?”

魏延反问。

“额”

廖化和关平对视。

魏延说的好像也有点道理。

百姓或许确实会向着汉军,但要是夏侯渊故意派那位军司马来散布假消息,误导汉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关羽想了想,扭过头问陆逊道:“参军,汝以为如何?”

现在陆逊除了本职是门下仆射,还是大元帅参军,因为当初设计灭了曹休,立下大功,所以从原本的从七品尚书郎,一路飙升,在朝廷地位是三相中门下卿副手,在军中也是参谋长。

陆逊稍微沉吟了片刻,说道:“君侯,卑以为不太像是夏侯渊设下的计策。”

“哦?”

关羽问道:“如何见得?”

陆逊说道:“若是夏侯渊设下的计策,那么夏侯渊想骗君侯什么呢?诱敌深入?声东击西?亦或者只是单纯想拖延时间?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这些计策会显得很苍白无力。”

“额”

这下轮到魏延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了。

因为现在关羽手底下的汉军实在是太强,用兵强马壮来形容都不足为过。

十万大军,全都是精锐。

这批部队曾经消灭过江东孙权,然后北上打过合肥,消灭过曹休,臧霸吕虔之流,都被他们一一击败。

可以说不仅仅是百战之师,还是一支几乎没怎么输过的精锐之师。

而夏侯渊的魏军现在又是什么情况呢?

四万残兵败将。

双方人数、士气、军心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这两个月来,汉军出淮南,所过之处,这支曹魏兵马可以说是望风而逃,几乎不敢与关羽的军队正面交战。

那么问题来了。

四万士气低落军心全无且人数极少的军队,该设下什么计谋才能击败一支士气旺盛、军心高昂且人数众多的精锐之师呢?

至少陆逊觉得把自己放在夏侯渊那个位置,除非有像巴蜀或者江东之地那样的天险,否则不可能打得过。

“伯言之言,甚有道理。夏侯渊纵使设计,能奈我何!”

关羽抚须大笑。

魏延挠挠头道:“他会不会正是利用我们这般轻视的心理,设下陷阱呢?”

“兵骄者灭,前提在于恃强凌弱。乃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陆逊说道:“然我大汉自弱胜强,一步一步一统天下,乃是人心所向,并非恃强凌弱,而是扶正驱邪,拨乱反正。军心勇猛无匹,知道自己为何而打仗,自是战无不胜。”

这就是骄兵必败以及胜利之师的区别。

骄兵必败是指自恃强大,士兵们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看不起对方的心态,于是去欺负别的弱小国家,蔑视对手,自然有可能会被对手利用这种轻视,从而击败对方。

但胜利之师是士兵们都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就少了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反而会比较重视对手,自然也就不会因轻视而被敌人击败。

关羽觉得陆逊的分析很对,于是说道:“嗯,我以为确实如此,那伯言觉得,我又该如何出击呢?”

陆逊笑道:“既然夏侯渊想以魏县作为阻拦君侯的根基,然后再让斥丘和繁阳的军队伺机待命,从两翼袭击我们。那我们不如攻其心,先破其两翼,再集中消灭夏侯渊。”

“攻心之计?”

关羽忙问道:“这是何解?”

陆逊说道:“我观一路走来,魏军战意都不高,如今他们守卫河北,恐汉军在自己家乡作乱,因而才愿意作战。但若是收集敌人士兵家书,投至繁阳与斥丘魏军营中,再拉拢其军队校尉司马,瓦解其军心,则二地解破矣。”

“妙啊。”

关羽稍微思索过后,觉得很是不错,微微点头道:“那就依计行事。”

当下汉军驻扎于魏县城外。

十多日后,汉军派出去的斥候也的确侦查到了斥丘与繁阳一带的魏军,于是关羽命令关平和廖化分别领两万人,各自前往斥丘和繁阳包围两地敌人。

同时让陆逊负责派人去附近数县各乡亭、村庄,探寻有士兵在魏军的家属,收集他们的家书。

这些人愿意写家属,劝自己家人弃营逃跑或者归顺者,都有赏赐。

一时间汉军将整个魏县周边全都包围。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