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八章 张辽之死,时代即将落幕(2 / 2)

作品:《三国之银狐

这些人自然不是曹军直接出城的主力,而是去探路的斥候。

要是直接出城,万一被埋伏了怎么办?

所以必须要侦查情况。

很快斥候们回来,向薛悌禀报东城外并没有伏兵。

薛悌便大手一挥,连夜突围。

于是大量曹军就从城里出来,向着东方缓缓前进。

薛悌骑在马背上,目光担忧地看着旁边担架上被几名曹军抬着的张辽。

他发烧了,整个人都昏迷不醒。

天气本就寒冷,就算张辽身上盖了好几床被子,也依旧会有风寒入侵,让薛悌忧愁难安。

但现在这种情况若是不走,张辽就真的要死在合肥城了。

离开合肥,尽快送回后方,也许还有救。

薛悌也只能这么想。

此时已是平旦一刻,夜空中一弯弦月被掩在乌云后,清凉的月光从云层边透出来,照亮一小块青白色的天穹,连乌沉沉的云团边际也染上一抹白霜。

大地上一团昏暗,除却城北数里外的汉军营帐前那蓬火光,到处都是黑黢黢的朦胧阴影。

曹军一路小跑着离开合肥城,往东面的浚遒县跑去。

浚遒县便是后世合肥市的肥东县,与合肥之间距离非常近,只有七八十里路,而且道路极为平坦,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区,可谓是一望无际。

唯有东边有几座起伏的小丘陵,山下林木森森,有小溪河流从林间穿过,偶尔还能听到呦呦鹿鸣以及野猪吭哧的声音。

薛悌知道现在往北回汝南的道路已经被关羽堵住,因此他打算往东北先进入广陵,再回河南。

将士们走了约一个多时辰,差不多到早上六点钟的样子,东方露出了一抹鱼肚白。虽然冬季昼短夜长,有的时候要到早上七八点钟甚至九点钟才天亮。

不过南方天亮得早一点,所以此时旷野上的视野范围还是比较开阔。

薛悌四周张望,见已经离合肥有一段距离,之前他让将士们慢步安静得走,是怕奔跑起来造成的动静太大,让远处城外的汉军察觉。

现在应该不会被发现了,于是想要一声令下,让士兵们跑动起来。但忽然又注意到那边脸色惨白,高烧昏迷的张辽。

想到如果让士兵们跑起来,张辽肯定会被颠簸得难受,万一直接让张辽病情加重,岂不是把他害死?

因此薛悌也只好继续让士兵们走路前进。

等到日出末,也就是早上七点钟的时候,他们已经靠近了远处那几座小丘陵,到了林边。

薛悌正打算让士兵们休息一下,生火造饭,好补充体力。

便在此时,林中骤然响起声音。

“呜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震动旷野。

远处林中刹那间钻出无数人影,橙红色的汉军军服宛如一朵绚烂的火烧云彩。

他们高举着“关”字大旗,犹如潮水一般向着曹军涌来。

曹军已经走了好几个小时了,根本没有想到这里居然还能有伏兵,一时间方寸大乱。

薛悌震惊之后忙不迭下令士兵们列阵。

“快快快,列阵!”

“不要跑,不要乱,不想死就列出阵势来。”

“逃者死!”

底层军官们还算是有素质,连忙组织人手。

但在短时间内想把一支行军的士兵队伍排列出阵型,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汉军不会给他们时间。

就看到汉军嗷嗷叫着如野狼一般猛地冲进了曹军阵中,一时间到处都是散乱逃跑的曹军士兵,只有极少数的人成功列出阵型,死死抵挡。

关平冲在了队伍最前面,肆意砍杀,很快将刚刚重新集结起来的曹军阵势杀得溃败。

周围漫山遍野,到处都是蜂拥而至的汉军。而眼下曹军不仅人数只有一万多不到两万,更重要的是他们士气和体力都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曹军大乱。

张辽迷迷糊糊中被乱糟糟的战场杂音给惊醒,他的脸色惨白,嘴唇没有一点血色,艰难睁开眼睛,却看到自己躺在地上。

抬着他的曹军不得已将他安置在一处小山坡上,亲卫们将小山坡保卫着与汉军进行殊死搏斗。

但他们的人数已经越来越少,很快就只有七八人退到了张辽身边守护。

下方的汉军也没有继续进攻,人群当中有一匹渐渐消瘦的老马缓缓过来,马背上的人同样消瘦了许多,手里也没有青龙刀,只是腰间别着普通的环首刀而已。

关羽跟刘备年龄差不多,同样已经六十七八岁,年龄七十,曾经魁梧的身躯亦愈发岣嵝,青龙刀快拿不动了,也只能用普通直刀。

张辽缓缓扭过头,扫视了一下阵中情况,看到远处曹军已经溃败,就连薛悌都不知所踪,不知道是不是死了。

看样子薛悌突围失败了。

他心里想着。

“文远。”

关羽骑在老瘦的赤兔马上,沉声说道:“投降吧,当年你劝我投降曹操,我承你这份恩情,今日你也该投降了。既是汉人,又何必做魏臣呢?”

张辽惨笑了一声,只觉得胸口沉闷,嘴角溢出血,艰难地说道:“云云长,我不会投降的,我能死在你手里,足矣。”

“唉。”

关羽叹了口气,说道:“纵使不能为自己着想,也该为手下的士兵着想。”

张辽便对身边的亲卫道:“你们投降吧。”

“将军。”

亲卫咬牙道:“我们绝不投降,誓死保护将军。”

“投降吧,不要做无谓牺牲。”

张辽的头越来越晕,意识也愈发地模糊起来,说道:“我死之将近我不是死在病床上,而是死在战场上,就足够了”

他张着嘴,声音已是非常细微,到了最后,缓缓地扭过头,又陷入了昏迷的状态。

关羽看着张辽亲卫们呵斥道:“还不投降?”

诸多汉军手持长矛威逼过去。

张辽的亲卫们互相看看,最终还是扔下了手中的武器,投降了汉军。

关羽轻微咳嗽两声,等汉军把张辽的亲卫们押走,自己一个人缓缓上了山坡,下了马来到张辽的担架前。

此时张辽几乎已经是到了弥留之际,眼皮微微颤抖,嘴唇长着,却已是说不出话来。

关羽蹲下身,将张辽的眼皮拉开,他的目光涣散,已变得浑浊。

“文远.”

看着这位故人生命在慢慢消逝,关羽长叹了一口气,坐在了张辽身边,遥望着远方。

他的目光亦是泛着一点泪痕,为张辽的死去感到惋惜。

清晨的东方,天色已经慢慢变亮,遥远的天空,似有流星坠落。

时间不会停下匆匆的脚步。

任你是威震天下的英豪,还是富有四海的皇帝,都逃不过岁月的变迁。

张辽一身戎马近四十年,生命也终究走到了尽头。

关羽感叹的不仅是故人好友的离去。

同样感叹的是时间的匆忙。

属于他们的时代。

好像已经到了该落幕的时候。

自己。

也许很快也将老死、病死,或者战死沙场了吧。

关羽轻轻抚摸着张辽渐渐失温的额头,眼角,终究划过了一丝泪水。

为好友的离去悲伤,也为自己苍老的模样而哀恸。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