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三章 关羽大破曹休(2 / 2)

作品:《三国之银狐

曹休得知关羽进攻瓦亭,忙不迭整顿士卒,召集数万人马,在参谋孙礼的建议下,选择主动出击,在营外集结起部队,准备与关羽决一死战。

不决战不行。

因为曹休的营垒虽然没有被淹,可由于水流上涨导致原来的旷野平原出现了大量湖泊沼泽。

这就意味着他的营寨被纵横交错的水流给分割开了,连绵十多里的七八个营盘,现在都成为了湖水区。

原来营垒互为犄角,错落分布之下,一旦任何一处营寨受到攻击,其它营寨都可以马上驰援,从而形成交替掩护的作用。

但现在道路被淹没,即便没有被淹没的地方也是泥泞一片,各处营垒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迅速做出反应。

如果继续呆在营中的话,就会被关羽逐个击破。

所以只能选择出营对垒。

他把决战的地点选在了平坦区域较多的瓦亭东北区域,放弃了好几个营垒,固守在东北一角。

这里离南面的湖区稍微远一点,有那么三四平方公里的平原区,虽然土地还是因下雨而湿润泥泞,但至少要比在纵横交错的湖区交战强得多。

远处关羽已经率领大军深入湖区,斗舰之上,远远地看到了敌人在东北方四五里外的平原上集结,关羽稍稍思考,便下达命令道:“让将士们冲杀过去,魏延何在?”

“末将在!”

魏延这几年一直跟着关羽在江东,俨然已成为关羽帐下第一大将。

关羽指着东面说道:“你领四千人,从东面水道上乘船过去,待我们与其交战之时,突袭他们的侧翼。”

“唯!”

魏延得到命令,立即下船,旗帜飘荡,很快数百艘船只就跟着他往东而去。

“周仓何在?”

“末将在。”

“你领三千人,绕过去,待魏延从东面突袭,你再从西面包抄。”

“唯!”

“其余诸将,随我正面进攻!”

“唯!”

帐下诸多将领,纷纷应是。

当下关羽主力全都上岸,在瓦亭集结,然后淌着水向着远处曹休军而去。

双方迅速靠近,汉军的人数还要超过曹军。

因为曹休在汝南的军队只有三万人,加上吕虔和臧霸的部队加起来也不到五万。

而关羽主力是八万,其中三万人包围了合肥城,自己亲领五万大军北上迎击曹休,因此他的人马要多于曹休部。

倒不是曹魏兵力少。

主要是曹魏打的主意是拖延消耗战术,前线尽量动用较少的兵马来达到防御目的。

所以原本曹休的任务应该是在汝南东面的汝阴一带,然后利用合肥的张辽、寿春的吕虔以及广陵的臧霸形成四道防线,层层阻击关羽。

如此一来,刘备长途跋涉进攻,消耗绝对是曹军的两倍以上,等个一年半载,刘备集团说不准就会因粮尽而退兵。

这个时候曹魏再进行追击,或许可以取得大胜。运气好如蒋济所说,拖死刘备,真能一统天下。

但架不住关羽和张辽通信太频繁,引得薛悌警惕,向曹休打小报告。导致曹休也担忧起合肥的局势,不得已才亲自过来。

没想到恰逢淮南雨季,旷野遍地沼泽,让他骑兵发挥不出威力。

双方正面对垒,曹休至少有一万多人马是骑兵,即便关羽军涉水上岸,他也不敢直接勒令进攻,没有马蹄铁,地面泥泞湿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等到汉军主力全都上到了那处平原区,集结起阵势,他们就开始向前移动,随着关羽一声令下,汉军就发起了冲锋。

“杀!”

曹休高举大刀。

“杀!”

曹军同样发出惊天怒吼。

紧接着遮天蔽日的箭雨挥洒,双方如洪流般撞在了一起。

最前面顶住的是步卒,曹军步卒远少于汉军步卒,一开始就落入了下风。

但很快曹休勒令骑兵左右包抄,迅速切割战场,想要挽回局势。

却不知道关羽早就有所准备,东侧沼泽湖泊之中,被无数水草和芦苇掩盖的湖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数百艘船只。

他们绕开正面战场,来到了曹军东面的侧翼,随后开始纷纷下船上岸,勐地从曹军的左翼发动突袭。

曹军猝不及防,阵势瞬间濒临崩溃。

紧接着周仓又从西面曹军的右翼发动进攻,致使曹军左右两翼都出现了混乱。

关羽见此情形,立即发动全军出击的命令,勐攻曹军正面。

前方和左右两边都渐渐支撑不住,刹那间犹如大山崩塌,兵败如山倒,无数曹军纷纷扔下武器,向后方撤离。

曹休本人也在乱军之中受了伤,若非亲卫拼死抢他出来,恐怕早就死在了刀刃之下。

汉军一路追击,将数万曹军赶出了百里,追杀了足足一天一夜,一直到他们狼狈逃回寿春,这才罢兵回去。

而此战关羽斩杀曹军数千人,俘虏近万,可谓是大获全胜,威震淮南。

一时间,汉军在西线夺取了长安,东线击破曹休,又包围了合肥,整个东西两线的形势,对曹魏已经是到了非常不利的地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