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十九章 曹魏退兵,金戈铁马(2 / 4)

作品:《三国之银狐

“太尉,就不能再坚持一下吗?”

费曜有些不甘心。

他们在长安已经坚守了小半年了,就这样放弃,实在是太可惜。

然而钟繇却苦涩道:“你自己看,若是再拖下去,我们就别想安全撤离了,恐怕要全军覆没。”

费曜向下方看去。

就看到远处从章城门蜂拥进来的骑兵已经杀到了南面城墙上,平城门几乎已经失守,虽然魏军还在殊死搏斗,但谁都知道,平城门失守是迟早的事情。

因为魏军在城墙上的防线铺得太开,数公里长度的南墙有两万多名魏军在殊死拼杀,但他们的位置并非挤在一起。

平城门的防御人数确实要多一些,也不过是区区数千人而已。他们侧翼被突袭,完全组织不了有效的防御,被骑兵从自己的右手方冲垮,导致那边已经陷入一片混乱。

如果趁着这个机会立即命令平城门到安城门沿线的曹军立即往东面的霸门、清平门方向与夏侯懋汇合,随后撤离,或许还有机会把大量曹军带走。

可一旦汉军把平城门打开,外面数万汉军杀进来,曹军就会立即处于溃败的状态,双方数万人马纠缠在一起,不知道多少人会死。

费曜咬牙道:“是,我立即去传达军令。”

说罢马上下了高橹。

下方有个军情传达处,传令兵接到了指令,马上飞马向着各处传信点过去。

城墙太长,再加上战场上的杂音特别多,导致即便用号角、战鼓以及铜钲也只能将信息传达到附近区域,很难把数公里的城墙覆盖。

因此在某些时候,还是需要骑兵传令更加适合。

不过在整体撤退之前,钟繇并没有立即选择让下方的士兵敲打铜钲,示意平城门附近的曹军撤退,而是马上召集东侧城墙的士兵,纠集起人马,往平城门方向驰援。

如果直接下令撤退的话,那将会是一场溃败。因此正确的做法一定是要先把敌人击退,让他们短暂时间内无法组织起攻势,随后再撤离。

就好像诸葛亮每次撤退时候做的一样,司马懿畏惧诸葛亮如鼠,实在是正面交战打不过,追击的时候被设伏,给打怕了。要不是诸葛亮每次都因为粮道问题而退兵的话,恐怕司马懿早就被诸葛亮给灭掉。

此刻,围绕着平城门,数千名魏军和源源不断的敌人展开了决死争夺。上百人的汉军骑兵在百余步外列成一个方阵,然后顺着城墙方向突袭而来,造成城墙上方人仰马翻。

而下方城外还有大量汉军正在搭建壕桥,利用云梯开始向上攀登。城内的未央宫方向,更多的汉军骑兵拎着环首刀,嘴里象狼一样嗥叫着,沿着内宫门从未央宫杀了出来,从两边对平城门展开包夹之势。

一路在城墙上,一路在后方宫门处。同时吴涛、吴当、霍漾、单彝、邓艾、姜维等人率领的步卒也加入到了战场,城上城下的叱吼声、呼应声、兵器格挡声、惨嚎闷哼声,几乎就没停止过。

费曜与数名将领亲自前去指挥,牢牢地顶住了平城门的攻势。一直过了小半个时辰,远处才传来此起彼伏的铜钲声音,随后大量魏军便顺着南墙向覆盎门的方向匆匆撤离开来。

城墙失去了防御力量,外面的汉军便顺着云梯一路向上爬,安城门成为了南城第一个被攻破的地方,无数汉军如潮水一般涌进去,各自呼啸着迅速占据这片城墙。

而接下来的战争就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平城门奋战的曹军直到此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弃子,将领们骑着马都逃跑了,就连本应该组织起秩序和队形的底层军官们都茫然地看着四方,万万没想到他们就这样被上级抛弃。

举起武器投降就成为了平城门依旧留守的数千曹军唯一的选择,汉军则只留下少数人看管,大部分骑兵全都追了过去,衔尾追杀。沉晨的军队从平城门一路往东推。平城门、覆盎门相继被攻破,大量汉军冲入城中,将曹军打得节节败退。

整个城内都变得兵荒马乱起来,无数曹军四散逃跑,乱军之中,钟繇的马车已经提前跑到了霸门一带。只是当他匆匆忙忙从霸门跑出去的时候,愕然地发现南面居然有一队骑兵早就在等候,向着他们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