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章 姜维,拜见师君(2 / 5)

作品:《三国之银狐

然后二百四十步为一大亩,大概是465平方米。而后世的一亩为666平方米。

根据《汉书·食货志》记载,一个劳动力平均大约种地50小亩,或大亩,合今市亩;每户有田100小亩,或大亩,合今市亩;每口占田20小亩,或大亩,合今市亩。

也就是说,一户五口之家要想解决基本温饱以及赋税问题,就得种28亩666平方米的田才能够维持得了生活,基本上每名丁口种田比例为1比8汉亩。

而目前汉中盆地总田地也才五百二十二万亩,算起来也就337万大亩田,按照比例来算,只能养得起42万人。

当然。除了大小亩田以外,还没有算大量的菜地、池塘、桑林、养殖地,这些也都属于耕地范畴,也能够生产粮食。

如果算上这些,汉中总体量来说,这些耕地能养得起五六十万人。大概就是历史上张鲁在汉中的极限。

然而汉中盆地五千平方公里,平原区一千四百平方公里,按照亩数来说,应该有将近三百万亩田,而且这还是按照后世一亩666平方米来算。

如果按照汉亩来算,正常情况下,只算平原区,汉中极限的耕地面积也能有五百多万亩,还远远达不到极限。

所以沉晨问道:“汉中面积还是非常大的,还能够继续开垦土地吗?”姜维回答道:“可以开垦,但受限于水源。”

“原来如此。”沉晨顿时明白了原因。后世科技时代,工业发达,开凿河流不在话下。

而古代技术水平落后,全靠人力来做。所以哪怕汉中水资源丰富,可要想让水源贯穿每一处平原,难度还是非常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产生的问题就是,虽然还有很多平原面积可以开垦土地,可因水源不足,不能扩展。

想到这里,沉晨点点头,背负着双手走在队伍最前面,对身旁的黄忠李严他们说道:“将来陛下要北伐之时,我们要从汉中出兵进攻关中,汉中就成为了粮草提供处,然而此时汉中也仅仅只是自给自足,驻扎数万兵马还能够养得起,可一旦北伐,调集大量民夫徭役,粮草就必须由巴蜀供养,蜀道本就艰难,虽然我们不缺粮草,但这样对于巴蜀之地的负担太重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尽量囤积大量粮草,在和平时期,由雇佣巴蜀少量民夫蚂蚁搬家似的往汉中运粮,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农业,做到让汉中、上庸两郡之地,就支撑起我们的北伐战争。”李严说道:“可是大都督,现在汉中耕地已经到了极限,很难再开垦新田地了。”

“遇到困难,就要想解决的办法。”沉晨说道:“这大山深处到处都是水源,就看我们如何利用了,你们听说过永昌郡哀牢县的梯田吗?”

“梯田?”众人互相对视,这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何况还是后世云南深山老林里,他们上哪知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