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十五章 乡风(2 / 5)

作品:《三国之银狐

从去年年末开始,孙权后方就已经极为不稳,山越起义造反不断,各地世家豪族皆变了风向,哪怕曹操死前接纳了孙权,让他成为大魏吴侯,也依旧稳定不了人心。

十二月初到一月底,光大大小小的叛乱就十多起,江东百姓也对孙氏政权离心离德,基层掌控严重受到影响,孙权几近焦头烂额。

唯一的好消息是由于江东集团的大部分世家都是想跟着曹魏混而不想跟着刘备混,所以为了防止刘备真的得到江东,破坏他们的利益,也只能咬牙一条道走到黑,继续支持孙权。

反观刘备集团虽然后方也出现了民乱,但迅速被平定,百姓也得到了安抚,目前正在积极休养生息,等待着今年春夏时节,开启攻打江东的战争。

一月二十七日,新任的荆州牧兼南州大都督沉晨在把家人送回襄阳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出发开始巡视各地。

南阳他并没有去。

因为南阳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周不疑作为新任南阳太守也做得很出色,不仅安抚了各地民生,还抽调了民夫徭役,在汉江以北修筑堤坝,防止水淹汉江北岸的事情再次发生。

所以沉晨主要巡视的地方就是受水灾影响较为严重的南郡、江夏等地,特别是江夏,这场洪水可谓是把之前安陆一带开垦的农田几乎毁光。

如今又要重头再来,又要给受灾的百姓调拨粮款,又要再次组织开垦,对于州府的财政压力其实是比较大的。

不过再难也得咬牙坚持,只能抽调南阳和荆南的备用粮草用于补助南郡和江夏百姓。

襄阳,隆中乡,眭亭。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这里的变化就仿佛翻天覆地一样。

去年九月份洪水过去之后,眭亭变成了一片沙滩,当初都是被淹没的农田和村庄,遍地残垣断壁以及覆盖了一层厚厚泥沙。

被迁徙走的百姓们回归故土之后,便在官府的组织下清理淤泥,将被冲刷上来的河底泥沙用于开垦农田。

这是沉晨下达的指示。

因为河底淤泥富含丰富的氮磷钾,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加上沤肥技术,应用得当的话,明年五月收获的时候,会是个丰收之月。

“茂长公,这里便是我当年讲学的地方,原本是个挺大的乡集,现在却是还没建起来,等再过几月应该就能恢复往日繁华了。”

沉晨带着新任南郡太守薛永走在乡间。

薛永是吕布部将薛兰的儿子,薛兰被曹操所杀之后,薛永就投靠了刘备,跟随刘备多年,在沉晨卸任南郡太守之后,被刘备任命来了襄阳。

二人以及随从十余人,骑着马缓缓在乡间道路上观望,周围的乡民们有的在搭建房屋,有的在清理田地淤泥,还有的在拔出掉田里淹掉的宿麦,已经在准备开春后种水稻的事宜。

宿麦一般是秋冬季节种下,春夏时节收割,但去年冬天打仗,洪水把原来的宿麦给淹死了,想像南阳一样再进行宿麦和夏粟的交替种植显然已经不行。

所以官府干脆就借着汉水水利,在河边修建水渠、池塘、防洪堤坝,引水入平原地区灌既水稻,将作物改成占城稻和汉水稻。

这样即便以后再出现洪水,因稻田抗洪水性较强,且北面就是汉江,旱灾较少,可大大提升作物存活力。

“都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洪水来之前就拯救了襄樊数十万百姓,令人钦佩呀。”

薛永看着忙碌的乡间,不由感慨道:“现在乡民们能够回到故乡,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这一切都是都督的功劳啊。”

沉晨微笑着点了一下头:“茂长公谬赞。”

他们继续向前走。

没想到前方乡间道边围拢了很多人,人们在义愤填膺地骂着什么,有几名乡秩正在快速往那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