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十七章 钓鱼成功,荆州剧变(2 / 2)

作品:《三国之银狐

“吴侯。”吕蒙站出来沉声道:“接下来江陵会是重中之重,蒙愿领军前往驻守,只有打退了沉晨,方能配合曹军将荆州的刘备军一举歼灭。”

“嗯。”孙权抚须凝思,片刻后微微点头道:“好,子明,此事就交由你办。那孤便在沙羡,围困黄射。”

“唯。”吕蒙重重拱手行礼,脸色肃然。这一战是江东的生死存亡之战,胜利了就能以荆扬交三州之地虎踞南方,失败了便身死国灭,因而此战他必定全力以赴,与沉晨拼个你死我活。

厅内昏暗,烛火映照着孙权明暗交织的脸,他站起身环顾四周,然后缓缓拱手弯腰一礼,沉声说道。

“江东兴衰,全赖诸公了。此次我们必要大胜,方能定鼎南方。”

“愿为吴侯效死命。”众人起身回了一礼,一个个脸色也都是无比肃穆,因为谁都知道,这是最后的决战,胜利与死亡,仅在迟尺之间。

当下孙权宣布散会,事后又召来吕蒙,商议细节,这才重新进行兵马布局。

孙权本人驻扎于沙羡,领五万人围困黄射。吕蒙顺江逆流而上,过州陵、巴丘、华容、孱陵至江陵,驻守江陵城防。

孙皎则驻扎在夷道,防备西方刘备来自益州的援军。历史上关羽从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只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再加上信息差和滞后性,可能也就半个月的时间而已,大好的局面瞬间急转直下。

刘备那边才刚收到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消息,没几天的功夫就收到了关羽死讯,根本让他来不及反应驰援。

因此历史上的刘备是完全没办法救援关羽的,实在是关羽陨落的速度太快了。

但现在不同。沉晨拖延的时间足够久,从六月份到八月份,中间两个月的时间,足够刘备得到消息。

虽然刘备当时

“主力”还在汉中,算信息传递过去再从汉中调兵遣将回援荆州,至少得三四个月以上,也就是说,最快至少十月份以后才能见到益州援军。

可沉晨也不是吃干饭的,尤有十万人马驻扎在南郡,即便孙权和曹军加起来有三十万众,也不敢保证能在短短两个月内将沉晨击败。

所以为了阻拦刘备援军,在夷道驻扎大量兵马就是必然的结果。这样一来孙权的兵力布置就很明了。

夷陵方向有孙皎约三万余人,江陵一带有吕蒙约六万人,孙权五万人在沙羡,再加上沿江以及西陵江夏等地驻守的少部分士兵,总计十五六万之众。

北方曹操那边人数相对较少一些,由于刘备选择围魏救赵,曹操自己带着八万人北上驰援,留下于禁夏侯惇徐晃夏侯渊四人。

其中于禁和夏侯惇率领的人最多,本部六万以及赵俨的残军大概六七万的样子。

当初曹洪在河南有十万人,但当时和沉晨五万对峙的只有八万,虽然水淹七军,却也死伤了不过两三万人,剩余昆阳、舞阳以及定陵郾县的守军依旧还在。

因此于禁和夏侯惇那边差不多有十三万人左右。而徐晃和夏侯渊则距离较远一些,大概是四万人在上雒,那里既可以随时驰援长安,也能从武关南下直奔南阳。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双方都各有安排,且基本都十分合理,南北夹击南郡的沉晨部。

相对而言,沉晨现在的情况较为严峻。北面十多万敌人,南面十多万敌人,自己被包围在南郡,对于不知道真相底层兵卒来说,肯定是士气不高。

唯一的好消息是沉晨早有规划,提前安排了士兵家属以及相关亲人百姓迁移至南郡。

包括黄门亭乡老在内,全都舍弃家园,携带干粮,纷纷逃离新野。也许这次钓鱼行动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比如很多百姓要被从家乡迁移至相对安全的南郡去,且荆州很多郡要被敌人占据,甚至不少人口要被迁走。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要想真正拿下江东,只能选择钓鱼引诱孙权来袭,而不可能主动去进攻。

如果这是玄幻故事,或许能行,但现实就是主动进攻江东难如登天,即便是沉晨两次大胜,江东衰败,也很难奏效。

原因有三点。一是大义名分,没有进攻江东的借口,刘备以大义立世,失去大义,就是失去了倚仗的口碑和信誉。

二是天时地利人和,江东强在水军而弱于步卒,刘备水军并非主力,总计才五万人,强行攻打,拥有长江天险的情况下,孙权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毕竟就连曹操几次亲征濡须口都无功而返,更别说实力还弱于曹操的刘备。

三是外部势力。刘备主动攻打江东,曹操不会坐视不理。一旦实力最强的曹操加入战场,那么刘备集团便会腹背受敌,情况一定会陷入极大劣势。

因此综合这三点,主动进攻江东殊为不智,只能引蛇出洞,关门打狗。

而为了达到效果,付出些代价,也是必然的事情。不过好在代价不会太大。

因为曹操孙权急于剿灭盘踞在南郡的沉晨,不会袭扰百姓。何况双方都已经把荆州视为禁脔,屠戮百姓无异于杀自己的子民,曹操和孙权都不会干这种蠢事。

因此唯一的代价便是目前大量地盘被曹操孙权占据,其余的损失大抵不会太多。

而此时襄阳城中,沉晨也召集诸将议事,准备大战前夕的动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