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十七章 白衣渡江,孙权偷袭荆州(2 / 2)

作品:《三国之银狐

吕蒙脸色沉着地点点头道:“此战你随吴侯进攻浔阳,也要速战速决,只要我打破了夏口码头,你们就一定要迅速前来驰援。”

“放心。”

全琮点点头:“这是江东兴亡之战,而且也是我报父仇之战。当年黟县沉晨放水淹了大军,我父亲也淹死,从今日开始,我就要他血债血偿。”

“走!”

吕蒙大手一挥,身后士兵如潮水般涌出军营,向着码头方向而去。

很快码头涌来了上万人,按照秩序排列。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他们没有穿战甲,而是着普通衣服,伪装成商人,陆陆续续登船。

等到所有人都上船之后,随着一声悠扬的号角长鸣,数百艘冓鹿就驶离了港口,按照前后顺序分批涌入长江。

如今江东的船只都经过了改造,在得到了沉晨的桨轮船技术之后,船两侧都安装了车轮桨。

士兵们在船舱里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用脚踏的方式转动轮轴驱动船只。

此时正是夏秋交际的时候,扬州刮东南风,正是东南风将东海的云气推向了荆州一带,因此在风帆的加持下,他们的速度非常快,逆水顺风,一路向西航行。

在西陵郡的长江两岸沿途也不是没有烽火台,但吕蒙白衣渡江,伪装成商旅分散过去,成功地欺骗了驻守烽火台的守卫。

大量的烽火台被他悄悄派人拔除,等到六月十日傍晚的时候,吕蒙的船队就已经抵达了夏口。

夜幕降临,夏口长江与沔水的交界处,大概是后世武汉市城区东南面的南湖一带,远处山丘之下,耸立着一座城池,城池北面的湖泊码头里,密密麻麻有无数船只。

历史上夏口是孙权得到荆州才建立,之前没有这座城市是因为早前武汉市大半面积都在长江以及云梦泽湖底吹泡泡。

一直到最近些年才有大批陆地浮出水面。

所以之前黄祖守江夏的时候,不是在后世的武汉市区一带防御孙策孙权的进攻,而是在后世武汉市武昌区的西面一座叫做沙羡的城池防守。

但如今武汉市从湖底露出小半部分之后,沉晨就让黄射在夏口建造城池和码头,江夏水师的主力也基本驻扎在此。

此刻天色暗下来,夏口作为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连接的是南阳、南郡、江夏、章陵四郡的通商口岸,并且荆北的粮草、货物也会运至益州,益州则送来食盐和蜀锦,因此成为了荆益以及扬州的重要贸易集散地。

扬州能够参与进贸易,原因在于孙权和刘备是盟友关系。周林本身早年也是时常运货至江东贩卖的商人,这在长江上非常多,所以夏口日益繁华,即便是战时也有不知道多少商贾聚集于此。

那内湾湖泊港口上停得最多的就是商船,吕蒙的船队在傍晚时分抵达了夏口口岸,他船上插的旗帜代表了江东某个世家大族的商船,这个世家大族常常往来于荆益扬三州,岸上码头的兵丁们早就接受过他们的贿赂,认出了这支船队。

今日在码头驻扎的是黄射手底下一名叫做徐汎的部将,由于最近荆州和扬州很多地区都在下雨,商贸略微停滞,忽然看到一支船队从江东过来,让他有些疑惑。

不过当徐汎看到船队上那旗帜之时便放下心来。

因为那上面有一个大大“沉”字。

那是吴郡沉氏。

江东世家豪强林立,有数百家之多,吴郡沉氏以“家世富殖,财产累千金”为闻名,到汉末时期,沉氏就已经是江东豪族,东晋之后,曾有后辈沉警为谢安参军,有沉贺为桓冲参加,写《宋书》的作者沉约,也出自这一家族。

此时吴郡沉氏还不是东晋的吴兴沉氏,祖先为东汉初年的济阴太守沉靖,沉靖之子沉戎当过光禄勋,后来迁居至会稽郡乌程县日余不乡,之后乌程县划至吴郡,因此被称为吴郡沉氏。

而那位沉戎祖籍在哪呢?

没错。

在汝南固始。

与沉晨二三百年前大抵是一个祖宗。

凭着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再加上沉家会做人,沿途打点,吴郡沉氏的生意一路做到益州去了。

因此当徐汎看到是沉家的船队时,便也没有放在心上。

谁不知道吴郡沉氏生意做得最大?

别说这些日子荆州扬州不少地方下雨,就算天上下冰雹,他们的船队大抵也是照发不误。

船队很快靠近到了码头,徐汎只是在码头军营外看着,没有动。

按照以往惯例,反正有人会主动来送钱。

果然。

不一会儿沉家的管事就一熘烟带着几个人过来了,说了些好话,递上礼物,然后求着徐汎军营里的士兵们帮忙搬运货物。

平日的时候夏口码头有大量的劳工,但恰好最近雨季到来,商贸澹季,又临近天黑,劳工们没活做早就散了,城池也马上快关闭,所以码头上少人手也很正常。

以往士兵们不会去抢劳工的活干,这是上面的硬性规定,一来兵丁有军饷,可以养家湖口。二来也是怕兵丁们蛮横,剥夺了那些劳工们的生计。

但这次劳工们都不在,徐汎就想着让手下的弟兄们挣点外快也挺好,便满口答应了,于是带着码头上数百名守卫士卒过来准备帮忙。

密密麻麻的船只驶入码头上,徐汎走了过来,对管事的说道:“先让你的人把东西搬到岸上,我再让兄弟们运去仓库。”

在夏口的东城城外,就有跟洛阳东城外粟市更东的货仓,商贾临时放置货物,都会在那里租借仓库。

管事的赔着笑脸应了一声,然后打声呼啸。

紧接着码头上的那些船只船舱里,至少好几百人走了出来,手里也没有货物,反倒提着兵器。

徐汎顿时脸色大变。

一柄尖刀,刺向了他的胸口。

在他人生中最后的眼眸中,只映照着刚才还赔笑的管事身边随从,此刻却已露出残忍的狞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