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九章 进位汉中王与南北对立的开端(2 / 2)

作品:《三国之银狐

但这就是事实。

也是没办法改变的事情。

刘协被曹操控制,挟天子以令诸侯,形如傀儡。

早期他还有用处,可以帮忙招揽人才,获得大义名分,吸引流民和世家来投。

可等到汉末三足鼎立格局出现的时候,刘协的用处就已经越来越少,曹操对他的态度自然也是一落千丈,完全不当回事。

刘备进位为汉中王之后,大封群臣。

乃以关羽为前将军,赐假节,坐镇关中。以马超为后将军,坐镇武都。以张飞为右将军,赐假节,坐镇凉州。以沉晨为左将军兼太子太傅,赐假节,坐镇南阳。

同时令法正为右丞相兼尚书令,诸葛亮为相国,庞统为中丞相,贾诩为御史大夫兼汉中王长史,徐庶为左丞相兼汉中太守。

其余太傅许靖,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张松,宗正刘琰、廷尉王谋,太仆周林,大司农李恢,尚书刘巴、杨仪、蒋琬、邓芝,侍中马良、廖立等等。

之后就是各地长官,荆州除了桂阳郡以外十郡太守,益州北面十四郡太守,除了安汉将军糜竺、建威将军黄忠、翊军将军赵云,横波将军黄射等少部分人以外,大多都进行了重新封赏。

连魏延都因为平定汉中有功,被封为镇远将军,兼上庸太守。

不过虽然糜竺黄忠赵云黄射等人没有分封,却有赏赐。

主要是糜竺在排班次的时候,位在相国之上,仅在太傅许靖之下,地位高超。

而黄忠赵云黄射等人没有立太大功劳,所以暂时未升迁。

但三人都是镇守一方的大将,高于普通杂号将军,仅在前后左右四将军之下,且基本都兼职地方太守,在将领当中,也算是很高地位,因此并不算特意打压。

刘备分封群臣,跟曹操一样,按照的是西汉诸侯王的规格制度。

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子嗣为诸侯王,这些诸侯王自成王国,其下官员基本是照搬了中央朝廷,一直到汉景帝时期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其中特别要指出的是左右丞相以及相国的问题。

丞相和相国并非一个官职,而是两个,并且在西汉初年之时,相国的地位要比丞相要高。

因为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恢复了一些秦制,设立相国及其副手左右丞相。

比如楚汉交锋时的相国韩信,他的左右副手为右丞相曹参,左丞相陈涓,随他一起进攻项羽。

到汉朝开国之后,韩信被封为楚王,萧何正式成为汉朝建立之后的第一任相国,他的左右副手为左丞相樊会,右丞相尹恢。

后来还有吕产为相国,左右副手为左丞相审食其,右丞相陈平。

在萧何与吕产之间,还有曹参、傅宽、樊会、周勃等人都担任过相国,并且都配备了左右丞相等副手。

甚至不止左右两个丞相,还有一个中丞相。因为萧何就当过中丞相,因此汉初一度有一相国,左右中三个丞相的局面。

地位上,皇帝最大,相国次之,再次为左右丞相。

所以在西汉初年,最后一任相国吕产死之前,相国相当于后来的丞相地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左右丞相就相当于副相,属于相国的副手。

之后各诸侯王国亦设过相国及其副手丞相,等到汉文帝继位之后,发布诏令,让各诸侯国撤销相国职务,并将丞相改称为相。

在后世出土的汉朝金文中,国相一般称为“相邦”,文献记载作“相国”,当是后人避汉高祖刘邦讳而改。

也就是说,刘备是彷照西汉开国初年的诸侯王,设立了一个相国,左右中三个丞相。

在地位方面,许靖的地位最高,糜竺次之,然后是相国丞相以及九卿。

但他们只有超高地位而无实权。

实权方面诸葛亮最高,法正、庞统、徐庶次之。

原本因贾诩献计有功,刘备是打算任命他为左丞相的,但贾诩执意不肯,最终只能为御史大夫。

将军方面。

关羽地位最高,沉晨次之。

前后左右四个将军,以前将军最为尊贵,后将军次之,然后是右将军,最后是左将军。

因汉朝以右为贵,所以左将军本应该是地位最低的才是。

但架不住刘备当过左将军啊。

再加上沉晨还有个太子太傅的文臣荣誉衔,有超高地位。

所以在排班上,沉晨如果在文臣列表里,应排在许靖、糜竺之下,九卿之上,为秩中二千石。

如果在武将列表里,仅仅排在关羽之下,位在马超、张飞、黄射、赵云、黄忠、魏延等人之上,乃是诸将之次,地位还是非常高。

而就在建安二十三年刘备刚刚打退了曹操,顺势进位汉中王的时候。

此时在陈都的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认为,曹操现在远在关中,且曹军大败,士气低落,应该趁机发起内乱。

于是他们联络南阳的沉晨,准备夜晚发动袭击,杀死曹操安置在陈都看管刘协的万潜、王选等人,与沉晨里应外合,一举消灭掉曹操布置在河南的兵马,引刘备军入陈都。

沉晨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倒是知道这一幕,只是他清楚吉本、耿纪等人有些想当然了。

因为曹操在陈都布置了重兵,在颍川汝南等地还有曹洪十万人马。

就算吉本他们成功了,沉晨立即出兵攻打颍川,短时间内也根本杀不到陈都去,到时候陈都的兵马轻松可以将他们消灭掉。

所以沉晨马上回信,希望他们能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即便要动手,也应该摸清楚具体状况,比如曹军在陈都的所有布置,杀了哪些人可以控制一些兵马等等。

但吉本等人心意已决,执意要行动,不过好在听劝,没有立即贸然开始动手,而是配合沉晨布置在陈都的密探,开始探听曹军在陈都的情况。

根据他们的情报,曹军在陈都有两三万人马,统帅为典农中郎将严匡,为曹洪属下,主要负责河南等地粮草,给曹洪运送粮食。

杀了严匡控制典农军肯定是不行。

因为严匡每日都待在防备森严的军营里,他们基本没有能力杀进去。

而实质控制陈都城防、皇宫宿卫以及各城门数千兵丁的人为曹操的魏王长史万潜以及尚书王选。

历史上是王必,但王必被沉晨斩杀,所以跟王必一样早年为司空长史出身的万潜,成为了目前陈都的实质控制人。

吉本他们认为,如果他们能够迅速斩杀万潜和王选,控制陈都皇宫宫门的话,就能抵御严匡的进攻。

届时曹洪得到消息,肯定会大惊失色,调兵回陈都平叛。

此时只要沉晨大军出动,立即奔袭陈都,必可将曹洪严匡等人一举拿下。

只是这个计划......完全是个自杀计划。

因为给沉晨的信中有说过,他们能够调动的兵马只有家奴一千余人而已,即便加上沉晨在陈都布置多年的密探、间谍,也不到两千人。

靠着这点人,防御两三万典农军都够呛,更别说曹洪主力大军十万。

汝南近而南阳远,等沉晨赶到的时候,估计吉本他们尸体都凉了,根本不可能撑到南阳援军的到来。

所以整个反叛密谋筹划十分草率,吉本他们的力量也十分有限,完全翻不起什么风浪。

但吉本等人回信说不畏死,愿死明志。

沉晨也只能无奈希望他们的行动能够更晚一些,等他准备充足了再动手。

没办法。

劝也劝过了。

劝不动能怎么办?

可这未尝不是秦汉以来,义士们的魅力所在。

为了大义,有伍孚刺杀董卓。

有董承谋衣带诏。

有伏皇后密图刺杀曹操。

最后就是吉本、耿纪、韦晃、金祎等人愿康慨赴死。

虽然沉晨知道他们的赴死毫无意义,但亦不能寒了义士之心,于是积极准备响应。

到了建安二十三年下半年秋九月,吉本见机会来了,因为再过数日,就是他们观察到的严匡要运送大批粮草前往颍川前线的时候。

此时陈都较为空虚,只有数千看管刘协的宫门宿卫、城门兵丁以及城外数千典农军在,人手并不是很多。

因此吉本立即派人传信给沉晨布置在陈都的探子,让他们马上给沉晨发消息准备动手。

沉晨得到消息,也立即回应,命令文聘为将,领五千人镇守丹水,防止曹军从武关进入南阳支援曹洪。又亲领大军,以甘宁、张绣、吕常为部将,尽起大军五万,北伐中原。

只是谁也想不到。

历史的车轮,再一次发生了改变。

原本这次叛乱仅仅只是一次小规模骚乱,并未引起轰动。

但随着沉晨出兵,性质就变了。

一夜之间,三方俱动,也为原本三方都因疫情而放下的谋划,再次重新拾起。

从历史上三国争霸,最后以季汉灭东吴,与曹魏南北对立而结束。

史称南北对峙开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