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四章 以许都为饵,以天下为棋(2 / 2)

作品:《三国之银狐

如果他年轻十岁,必然会选择亲征,为复兴大汉江山,征战沙场。

奈何他的年事已高,已虚岁六十,经不起折腾。

到了这个年纪,稍微有点奔波都可能丧命,何况自从蒯良病逝后,刘表亦悲伤不已,痛哭一场之后,身体也差了许多。

所以最近一年,刘表一直在襄阳调养身体,战事上只能派外甥张允,大将文聘,以及侄子刘虎前往。

从荆州军的地位上来讲,黄祖肯定是名副其实的荆州第一大将,素来为刘表所倚重。

但不派黄祖有两个原因。

一是黄祖擅长水师,坐镇江夏,防备江东。

二是黄祖为外姓,刘表自然不敢把十多万兵马交到外姓手里。

而张允是他的亲外甥,也已经四十多岁了,目前为荆州第二大将,在自己不能亲征,长子为他不喜,次子无领兵之能的情况下,自然只能选择张允。

不过虽说张允的能力比不上黄祖,但刘表对于这次进攻,还是充满了信心。

因为对手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

再加上袁绍与他南北夹击,曹操必然疲于奔命,束手待毙。

所以在刘表想来,即便自己那不成器的外甥平庸了些,以十多万兵马大势压人,怎么样也该无碍。

于是,建安七年,一月,张允和文聘就带着数万大军北上,到二月份,张允就兵出南阳,进军到了定陵一带,与曹操留守的部将夏侯惇隔汝水相望。

文聘北上襄城,到汾丘,与曹操部将曹洪隔颖水对峙。

曹操在后方仅仅留下了三万人马,面对刘表十多万大军,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只能焚烧了大量桥梁,利用汝水和颖水这两条大型河流来短暂阻拦敌人。

而趁着这个时候,刘备则绕道豫州,占据了汝南,一时间残余的袁氏旧部,再次纷纷响应,很快又聚集数万兵马,声势浩大。

数日后陈留仓亭前线,曹操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此时他与袁绍对峙了一百多天,双方到现在还未开战。

得知刘表大军终于北上,曹操立即召集麾下郭嘉、程昱、荀攸三位谋士商议对策。

曹军主将营帐内,四人分列而坐。

曹操环视众人说道:“上个月刘表就屯兵于昆阳,前几日传来消息,他麾下大将张允,文聘,各兵进定陵和襄城,刘备霸占汝南,袁氏旧部各响呼应,诸位怎么看?”

郭嘉率先分析道:“刘表已年逾六十,自称楚公,我观其必有称帝之志,因而必然会督促张允文聘尽快进军,攻打许都,我猜其怕是要暗害天子。”

“嗯,奉孝之言甚有道理。”

程昱和荀攸也点了点头,其实之所以刘表称公,没有闹得太大风波,还是因为他是刘姓宗室。

现在天下刘姓公侯无数,王侯也数不胜数,高祖曾定白马之盟,以这个条例,即便刘表称王,只要刘协没有强烈反对,那也没有人能指责他。

至于刘协的意见,他能有什么意见?被曹操控制在手里,想发声显然有点困难。

曹操倒是以他的名义谴责刘表,可刘表举起衣带诏公文,说这是曹操矫诏,因此天下各路诸侯的反应也没有像当初袁术称帝那么强烈。

毕竟即便是袁术称帝,其实也就是得罪了这边的几个诸侯而已。益州刘章,北方袁绍,关中韩遂马腾,大家都只忙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谁还管你称不称帝的事情呀。

所以到目前为之,除了孙权响应曹操号召,并且谴责刘表,说要兴兵讨伐以外,就连刘章这个和刘表同样有仇的西南诸侯,都没有什么动作。

因为孙权响应的这个情况,曹操还发诏册封孙权为镇南将军,领会稽太守,袭其兄长孙策的吴侯爵位。

不过孙权才刚继承江东,正在休养生息,且黄祖兵力得到补充,拥众数万,与他的兵马几乎相当,因此孙权上表朝廷,言称需要时间准备,倒是尚未发兵,算是白嫖了一波封赏。

“我观南北,袁绍缓而刘表急,南兵迫而北兵迟,或可引兵先南下破刘表,再北上与袁绍争雄。”

郭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刘表急于求成,必然破绽很多,到时候可以先引兵南下,诱敌深入,先破刘表,再北上与袁绍相斗。

然而荀攸却摇摇头道:“不可,南兵虽众而果劲不如北兵,击溃刘表易,破袁绍难。一旦我们南下,袁绍必然也会追来,到时候哪怕我们击溃了刘表,后背亦要受到袁军进攻,难以维系。”

“唔......”

郭嘉沉吟起来,他其实最擅长分析敌我心理,所以每次他都能鼓励曹操,并且通过探索敌人的想法来制定策略,但在战术谋划上,确实不如荀攸和程昱。

“明公,我有一计。”

就在此时,程昱说道:“我们与袁绍之间,就好像两头势均力敌的老虎,都在互相盘旋,绕圈,寻找对方的破绽。如今刘表来袭,南下破刘表,必为袁绍所击,因而我们何不趁着这个机会,故意露出破绽,引诱袁绍来追呢?”

曹操忙问道:“仲德之意是?”

程昱笑道:“我们可退兵,待袁绍来追时,引起野外决一死战,再以十面埋伏之计,忽然兵马杀出,则可将其击败。”

“没那么简单的。”

荀攸摇摇头:“袁绍经上次之败,又有沮授田丰为辅,不会愚蠢到我们即刻撤退,他就会即刻来追,必然会探听虚实,等确定我们已经南下之后,才会来追,所以此计不能行。”

“那......”

程昱挠挠头,那他也没办法了。

曹操看向荀攸说道:“公达有何妙计来教我?”

荀攸想了想说道:“唯有一计,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此计何解,请细言之。”曹操忙问。

“奉孝说得没错,袁绍缓图,不会急于进攻。然北军强而南军弱,岂有强军在侧,先奔袭弱军之理?到时候长途南下,我军先疲惫,哪怕是击溃刘表,再北上与袁绍争雄,亦是难以久持。”

荀攸侃侃而谈道:“因而刘表急于进攻,那我们就让他进攻。明公此时可引军后撤,再令夏侯惇曹洪羊装不敌,兵马撤退至许都周边,此时刘表必然再次进军,大军包围许都,令许都彷若大海之一叶扁舟,随时可以倾覆。”

“那许都可不是危在旦夕?”

曹操皱眉。

荀攸笑道:“就是要让许都危在旦夕,此时明公可亲领四万大军南下,留下一万人马与袁绍对峙。袁绍得知此事,又见我们撤退,必然会以为我们要南下解许都之围,从而放心勐攻留守的一万人马,待留守兵马后撤,袁绍追击之时,我们埋伏于道,必然大破之!”

这一计,就是先示敌以弱。故意退兵,让刘表大军营造出了一种已经包围了许都,许都随时可能会倾覆的情况。

而袁绍得到了许都被刘表围困的消息,再一看曹操主力撤兵了,仓亭只剩下一万人,就必然会以为曹操是去和刘表拼命,南下去解除许都之围了。

他为了落井下石,肯定也会选择继续进攻,勐攻留守的曹营。

到时候留守的曹营兵马后撤,袁绍追击,此时主力部队根本没有南下的曹军就忽然杀出,十面埋伏,就可以大败袁绍。

“这可是一招险棋呀。”

曹操听完之后,喟然叹息。

这一计策,就是把许都城当作诱饵,将天下为棋盘。

一旦错估了刘表实力,让刘表真的攻进了许都城,恐怕即便是他在仓亭击败了袁绍,那也是大龙被屠,满盘皆输呀。

荀攸苦笑道:“沮授田丰都为智谋之辈,若是想骗过他们,谈何容易,唯以许都为饵,才可引英杰上钩。”

“嗯。”

曹操点点头:“公达说得不错,孤自出征以来,讨黄巾战董卓,除吕布败袁绍,哪次不是险之又险?纵使天下皆敌,亦未俱之,好,就以奉孝之言,公达之计,仲德之谋,乃先北后南,以许都为饵,引袁绍上钩,十面埋伏,孤要大破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