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章 时不待我(2 / 2)

作品:《三国之银狐

所以现在的刘备就算是衣带诏事件唯一的幸存者,刘表如果想通过伐曹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就必须要用合理的借口,与左将军刘备一起奉衣带诏,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子柔之言,甚是有理。”

刘表点点头道:“好,届时我亲自与刘备商谈,若他愿意归附于我的话,我就让他驻扎在宛城,将南阳的北方给他。”

“还有今日殿内,我看有一些人面有异色,恐怕这些人会是明公的阻力呀。”

蒯良建议道:“一些人该撤换还是要撤换。”

“嗯。”

刘表深以为然,他也注意到了。

比如刘观等人,就是他祭祀天地的反对者,恐怕是不能留。

二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比如明年祭祀的一些事宜,要撤换的一些人的名单,甚至为了立威,可能还要杀一些人。

聊了约小半个时辰之后,蒯良这才告辞离去。

刘表又召来沈晨。

沈晨进入屋内,这是间小筑堂屋,进入厅内后左右就只有一张席子和桌案,席子刚才已经换过,显然蒯良才离去没多久。

正对着门的方向就是主位,刘表正坐在桌案后,他进来后便上前拱手说道:“将军。”

“阿晨,坐吧。”

刘表示意他坐在自己的右手边上。

沈晨坐下来,又拱手说道:“将军,不知唤晨前来,是有何事?”

刘表沉吟道:“阿晨,你对如今荆州怎么看?”

“不知将军是指?”

“人心。”

“人心?”

沈晨想了想说道:“荆州亲曹者众多,人心恐怕并不稳当。”

刘表赞许一笑道:“说起来还得感谢你,若非你的话,恐怕荆州的亲曹者会更多。”

“这都是因为有将军鼎力支持的缘故。”

沈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在这件事上他和刘表有共同利益,所以算是互相支持利用。

刘表利用他来打压那些亲曹派,他则利用刘表给予的权势来做到这一点,算是分工明确。

当年亲曹派有多猖狂?

就因为刘表暗结袁绍的事情,大大小小的官吏像是炸了锅,上书到他桌案前的公文如雪片一样,辞官者不计其数。

连当初帮助他在荆州立足的蒯越都劝说,在那段时间刘表的心情有多糟糕,就可想而知。

而沈晨的出现犹如给了刘表黑暗中的一束火光,让他能够坐镇后方,躲在幕后观察他的反对者,前面的火力就由沈晨来承担,大大缓解了他的压力。

所以说在这件事上,刘表还是非常感谢沈晨。

现在那些反对他的名士大儒世家豪门自从衣带诏事件之后,要么北去投靠了曹操,要么南下去了零陵桂阳之地隐居,势力衰减了不少。

刘表如今正在考虑打压蔡瑁和蒯越,这样他就能够依靠黄祖和蒯良这两个支持者,来完成他的霸业。

至于沈晨的话。

之前也确实考虑让他加入其中。

手底下文有蒯良,武有黄祖,沈晨文武双全,何愁大事不成?

只是沈晨年龄小,性格烈,打曹操的时候容易犯病。

现在曹操元气大伤,兵力粮草都不济,整个河南地区都被打残,可谓是一片残垣断壁。

反观自己坐拥民强州富的荆州,麾下十余万大军,粮草充足,优势在我。

这个时候要是把沈晨派上去,万一没搞好真把曹操打死了,把刘协救出来,那他还玩个鸡毛?

所以刘表打算先缓一缓。

等明年北伐曹操,树立自己的威信之后,再一步步往称帝的方向走。

见沈晨还挺谦虚,刘表抚须说道:“阿晨,你素来早慧,我想知道,如今的天下大势,未来应该如何?”

沈晨便正色道:“曹袁两败俱伤,短时间内无暇南顾,这是将军壮大自己的好机会。”

“哦?”

刘表笑道:“此话何解?”

沈晨说道:“北方现在处于袁曹僵持,短时间内必然分不出胜负,将军此时应当广积粮,高筑墙,派一员大将镇守南阳,防备北方即可。然后厉兵秣马,顺大将东去,直取扬州。”

取扬州?

刘表微微皱眉,这与他跟蒯良商议的战略背道而驰。

实际上他是打算趁曹操病要曹操命。

现在曹操衰弱,正好夺取豫州河南,最好的情况就是曹操狗急跳墙,杀害天子,他就有借口登基。

如果不行的话也没关系,攻破许都之后,有的是办法让皇帝神秘消失。

比如曹操纵火烧皇宫之类,天子驾崩。

而且这件事还不能带上刘备和沈晨,一个也是汉室宗亲,不一定跟他一条心。

另外一个则性子太烈,对于他称帝的事情还未试探,万一沈晨这家伙是天子死忠,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所以对于沈晨的建议,刘表也是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曹操在北,难道不应该先破曹操吗?”

沈晨说道:“然则曹操一旦覆灭,明公就要面对袁绍,袁绍据四州之地,兵马强壮,修养数年,又能恢复实力,因而还是要谨慎而为。晨以为,先破扬州和益州,得整个南方,再坐观袁曹之争,等他们精疲力竭之时,将军便可以大势北伐,席卷整个北方,一统天下!”

“嗯,你说得也有理。”

刘表倏地转换话题道:“你最近学业如何?行伍之中,可有落下读书?”

“确实有些松懈。”

沈晨答道。

刘表就笑着说:“那你还先回去好好读书,招收几个弟子教书育人也不错,待明年或后年我举你为茂才,便来我帐下出仕吧。”

“多谢将军!”

沈晨拱手道谢。

“嗯,去吧。”

刘表闭上眼睛,挥挥手,似乎有些乏了。

沈晨便起身再拱手行礼,退出门外,转身离去。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刘表微微颦眉。

其实今天召沈晨来,还是想试探一下他的想法,支不支持自己称帝。

事实上他称帝念头只有蒯良知道,连黄祖都不知道。

荆州亲曹派强大,但并不代表反曹派就支持他。

就像沈晨,经常在外面喊口号说反曹操,迎天子之类的话。

他们反曹不是反皇帝,要真带上沈晨刘备这帮人讨伐曹操,攻破了许都,被他们带着刘协回荆州,刘表怕是想死。

所以他得试探一下沈晨。

只是原本想问问沈晨对于局势的见解,没想到原本激进的沈晨,却忽然开始稳健起来。

要以荆州为根基,先统一南方,坐观北方袁曹内斗,再渔翁得利。

听上去不错,是个非常好的战略。

问题是。

我还有几年时间?

袁曹内斗那是能短时间分出胜负的吗?

益州和扬州也是短时间内得到的吗?

万一我老死了,都还没有攻破益州和扬州,那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当听到沈晨的建议后,刘表就已经不想听下去。

他太老了。

过了年就五十九岁,虚岁六十了。

别说一统天下。

即便是只攻破曹操,占据豫州,他都想迫不及待的称帝。

因此沈晨的建议,他真就只能听一听。

绝不会选择这么去做。

还是那句话。

时不待我呀。

看着门外远方像是乌云压顶一样的天空,刘表心里亦是仿佛染上了一层阴霾。

上午一万一,晚上还有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