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二章 斥荀彧(2 / 3)

作品:《三国之银狐

“自然是铲除曹操袁绍之流。”

沈晨毫不犹豫地道:“天下为祸者都是这些诸侯,将这些诸侯杀个干净,还人间一片晴朗的天空,才能够让大汉重新屹立于世间。”

“这样的话,将军与曹公袁绍何异呢?”

荀彧提出疑惑:“将军所谓奉迎天子,口中说着匡扶社稷,做的却是与曹公袁绍他们一样的事情,谁又能保证将来天下会不会归“沈”呢?”

沈晨咧嘴一笑,指着自己道:“我不一样。”

“有何不同?”

荀彧问。

沈晨说:“我不吃人,也不屠城。我知道人和禽兽的区别,也知道民间疾苦,所以我会坚定地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履行我“知行合一”的理念,努力建造一个没有饥饿,没有贫穷,没有战乱的国家!”

荀彧笑了笑,称赞道:“将军志向高远,令人钦佩。但这般国家,真的会存在吗?”

“令君觉得不存在,是因为眼前的世界太小。”

沈晨说道:“治国的办法圣人早已经道尽,可世间的人还是不懂得这些道理。就好像令君只觉得曹操才是匡扶大汉的人,却不知道,这世间良善有才能的人无数,为何不能找一个这样的人,而要找一个残暴的人呢?”

荀彧摇摇头道:“我不觉得将军是对的,曹公已经或许做过一些错事,但现在已经改变了。他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很多事情也只能这样去做,否则的话,他亦只能败亡。”

“的确如此,这一点我无话可说。”

沈晨说道:“可你也必须要承认,其实他在徐州屠戮生民本就不应该,难道徐州数十万百姓,也会阻碍他的生死存亡吗?”

这就是曹操最大的问题。

他屠徐州两个理由,一个是为父报仇,另外一个是震慑陶谦。

或许里面还有其它隐性战略,比如劫掠粮草,还有把下邳打造成无人区,防止袁术北上夺取徐州。

但不管哪个理由,其实都不是非屠徐州不可。如劫掠粮草,他当时杀了徐州二十万人,回去和吕布仅仅相持百日就没粮了,说明他杀的二十万人根本没为他带来多少粮食。

而且当时他可不知道后方陈宫张邈会叛变,如果吕布不来的话,以兖州供养粮草,曹操本身是不缺粮食的,因此这一条根本不是他屠杀徐州的理由。

说到底,还是因为曹操个人内心的残暴,不把百姓的命当命导致。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曹操根本不在乎底层,只在乎手中权力。

荀彧沉默片刻,说道:“那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看来令君也不是个贤良的人。”

沈晨有些失望。

荀彧素来注重清名,立即道:“君为何有此之说?”

沈晨突然问道:“令君,人生苦吗?”

荀彧一愣,十分诧异沈晨忽然这样询问,但既然他愿意拖时间,自己也何乐而不为,于是点点头道:“苦。”

“令君也苦吗?”

沈晨说道:“我听闻荀氏在颍川乃是望族,宗族田产何止数万,奴仆成群,车马簇拥,令君一出生就锦衣玉食,不用为吃喝发愁,为何还是会觉得苦呢?”

荀彧苦笑道:“乱世人为草芥,不管公卿士族还是黎民百姓,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刀下之鬼,又何来的不苦?”

“是啊。”

沈晨叹息道:“人生当真是苦,黎民百姓生存艰难,时常遭到那些诸侯劫掠,还有惨死的可能。上天也对万民不体恤,世家大族将百姓视为草芥,又有像荀令君这样的人助纣为虐,而没有一个像太公望这样的人站出来,万民何其苦也。”

荀彧眉头皱了起来,说道:“我如何助纣为虐?”

沈晨说道:“人的地位或许有高下之分,但在作为“人”这一点上,人应该是平等的。我与你一样,都是“人”,一样的会说话,会吃饭,会走路,懂礼义廉耻,令君,你觉得我是说的是对的吗?”

“不对。”

荀彧说道:“贵贱有别,尊卑有序”

他还未说完,沈晨就打断道:“令君,我想你搞错了,我说的是地位有贵贱尊卑,但人,你我都是人。抛开地位不谈,我们是不是都是人。亦或者,你认为哪些人不算人,请你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