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银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0章上学(2 / 5)

作品:《三国之银狐

沈晨回应道。

刘表抚须笑道:“稚子倒是谦虚,今日我们刚好在议论如今荆州多了十余万户流民,该如何安置的问题,稚子有什么办法没有?”

沈晨想了想道:“来的路上我与叔祖也见到了很多流民,还与他们攀谈,知道这是因为关中大乱的缘故,现在关中已经是一片狼藉,听他们说,天子欲东迁洛阳,这就说明关中已经到了几乎没法生存的地步。”

“所以我觉得既然关中已经无法生存,百姓大概率就会定居在荆州。荆州人口兴旺是一件好事,如今南阳自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后,丁口减半,荒土众多,使君可以把流民安置在南阳。”

“此时由州府出粮草辎重,先救济饥民,再让各地官府安置他们,让他们在南阳开垦荒地,屯田养民,民活则粮草更充沛,再以此养军,使君的军队也会更加强大。”

屯田?

这个计策出来,几个州府从事都纷纷对视。

他们怎么没想到屯田呢?

要知道这个办法并非曹操首创,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屯田制度。

一直到西汉的时候,这个制度被发扬光大,从汉文帝开始,就征召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去戍边种地,为边军提供粮食。

只是以前的屯田制度是为了给粮草供给困难的边境就地种粮,选择地方也往往是并......

第40章上学

州幽州西凉之地。

内地以前从未实行过这个制度,所以大家一开始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但如今世道不同了,各地诸侯形成割据之势,南阳就已经是荆州的边境,文聘驻守的宛城几乎跟边区没什么区别。

所以他们完全可以照搬这个制度。

虽说现在荆州确实不缺粮食,但谁会嫌弃粮多呢?

十余万户关中人口迁居荆州,给予荆州带来的压力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