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3 / 4)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耶律李胡在「祖孙争权」的斗争中失败后,就与母亲「断腕太后」述律平一起遭软禁,当时也是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但他的「谋反」颇具争议,一般认为是世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胡当时谋反的可能性非常小。

李胡有两个儿子:长子耶律喜隐,次子耶律宛。

这一次(应历三年10月)被卷入谋反案的就是次子耶律宛,然而两个多月后的应历四年正月,耶律宛及耶律罨撒葛就被释放了。耶律宛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从此之后改过自新,没有再犯上作乱。

与耶律宛的回心转意不同,大哥耶律喜隐不忘初心,在造反的道路上千锤百炼。应历十年(960)10月,喜隐谋反,事泄被捕,供词牵扯到了他爹耶律李胡,并最终导致耶律李胡死在狱中,真坑爹了。然而穆宗竟然将喜隐无罪释放,而且还亲自为他松绑,放虎归山。与先前的剧本一样,喜隐认真总结失败的教训,然后再次谋反——失败——下狱。

这一次,穆宗没有释放他,但也没有杀他,喜隐就一直被关在监狱,直到几年后穆宗遇弑,景宗即位。

新君登基,照例大赦天下。喜隐一听换了皇帝,大喜过望,让狱卒给自己摘下手铐脚镣,然后直奔金銮殿,找小侄子聊天叙旧。景宗是世宗耶律阮之子、耶律倍之孙,耶律喜隐是耶律李胡之子,比景宗大一辈儿。

没想到景宗大怒,怒斥皇叔:「你是罪犯,竟敢越狱?」随即下诏处死狱卒,然后再次把耶律喜隐关入大牢。等过了一段时间后,景宗还是将喜隐赦免,不仅如此,还把皇后的姐姐嫁给他,叔侄俩又成了连襟。

可即便是这样,也没能改良耶律喜隐深植骨髓中的叛乱基因,管你穆宗、景宗,不造反我认你当祖宗!耶律喜隐在三年之后谋反——失败——下狱,然后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景宗又将他释放。

又过了三年,景宗提拔他为西南面招讨使,耶律喜隐工作出色,逐渐收获了景宗的好感,于是……三年之后,耶律喜隐又谋反了……

景宗麻了,说好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都十年了,没完了是吧?下令将自己的这位叔叔姐夫戴上手铐脚镣,囚禁于祖州(耶律氏龙兴之地,祖坟所在地)。

有些人的造反是BUFF,有些人的造反是BUG,耶律喜隐属于兼而有之。按理说,事情发展到今天,喜隐就该像他的父亲耶律李胡一样,在祖州囚禁至死,不会再有机会谋反了。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老奶奶不愿过马路,小朋友非要扶她过马路。有人要帮他造反——有二百多汉军降卒忽然起义。

起义不要紧,关键是这二百多人还特别富有政治头脑,他们打算拥立耶律喜隐。耶律喜隐可是耶律李胡的长子啊,耶律李胡当初可是皇太弟啊,是大辽皇位的法定继承人,所以四舍五入,耶律喜隐就是大辽国的真命天子啊!

只可惜祖州监狱院墙太高,宋军降卒劫狱失败。宋军降卒灵活转变思路,放弃劫狱,退而求其次,决定拥立喜隐之子——耶律留礼寿。留礼寿是喜隐之子,四舍五入,也可以是辽国真命天子。

毕竟只有二百多人,起义很快就遭镇压,留礼寿被生擒,伏诛;喜隐也终于被景宗赐死。

喜隐亲自造反多次,都免于死刑,这一次还真是别人帮他造反,结果就死刑了。我估计喜隐在临死时可能会纠结一个问题:「我这算不算冤枉呢?」顺便一提,辽国的法律真……感人肺腑。

最后再说这位耶律罨撒葛,在「谋逆天团」中,他与穆宗的血缘关系最为亲密,他是穆宗同父同母的亲弟弟。

耶律罨撒葛同样得到了赦免,但他同样具备耶律氏坚韧不拔的造反气质,蛰伏十几年后,于应历十八年(9

68)再度谋反。为了做到万无一失,他准备占卜一下哪一天是造反的良辰吉日,当时的司天监魏璘擅长天文占卜,于是耶律罨撒葛就求他帮忙算一卦,然后……事泄。

穆宗非常生气,于是将他流放到西北戍边。其实耶律罨撒葛只需再等几天就好了,因为几个月后,穆宗就遇弑身亡了。

除了耶律宗室成员,外戚同样怀有二心,比如国舅萧眉古得(又作「萧海真」)。萧眉古得是世宗的小舅子,当时坐镇幽州,与辽国勤政殿学士李瀚是一对儿好基友。国舅爷萧眉古得的故事就要从这位知音李瀚身上说起。

李瀚,仕后晋为中书舍人,辽国灭后晋时被掳北上,期间在幽州停留,在此期间,结识了高勋等一帮辽国文武将官,为日后的很多事情埋下了伏笔。李瀚学识渊博,被辽国任命为翰林学士,穆宗即位后提拔为工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