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3 / 3)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摆在钱弘俶面前的,有上中下三策。

服从该新兴集团的意志,将「钭滔、钱弘亿反革命集团」一网打尽,此为下策;不管不问,否定对钭滔的指控,此为中策;从轻发落钭滔、钱弘亿,且对其「同党」置之不理,

这才是上策。

道理很简单,如果扩大打击面,就等于在铲除了「胡进思余党」的钭滔之后,却迅速培养起胡进思,大权旁落到其他权臣手中,故为下策;

不予理会,钱弘俶就会被群臣解读为怯懦软弱,声望骤减,难以服众,此为中策;

象征性地对「谋反分子」予以小惩罚,既不会使其他势力壮大,又可以保存一部分制衡力量,一旦其他势力威胁到钱弘俶,钱弘俶就可以将钭滔、钱弘亿重新起用,这才是上策。

这只是钱弘俶在「后钱元瓘时代」平衡各方势力的政治手腕,夹缝求生的手段而已。

宋朝历史大赞钱弘俶,赞他兄友弟恭,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挂念哥哥的生命安全,比如先让胡进思发誓不杀钱弘倧,后又与之斗智斗勇,挫败胡进思的三次阴谋;当弟弟钱弘亿涉嫌「谋反」时,又只是外放为地方刺史……

宋朝嘛,特别是北宋,兄友弟恭的政治正确,你懂的。

钱弘俶很温柔吗?只要条件允许,钱弘俶就没那么温柔了。比如在处置钭滔、诸温之前,禁军序列中的匡武都集体闹事,要求升职加薪。钱弘俶接过他们拟定的升职名单,「领头的这俩,斩首;后面这二十多人,开除、治罪;跟着瞎起哄的,口头批评教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