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642章 后蜀三援(3 / 3)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王景崇终于迎来了人生的二次巅峰,来到帝国西部,接管、安抚了长安,并果断出击,以少胜多,打退后蜀侵略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

镇抚关西,凭借这个丰功伟绩,王景崇应该会升官加爵,迎来命运的转折。

转折来了,方向错了。

刘知远驾崩,刘承祐即位。刘承祐听信侯益的谗言,猜忌王景崇。

王景崇算计了大半辈子,经历了太多的起伏,此时的他失落至极,万念俱灰,于是铤而走险,愤然叛乱,也步了侯益的后尘,向后蜀称臣求援,反叛中央,活成了他最讨厌的模样。

如今,后蜀援兵又被打退,自己被围在凤翔,前途一片黯淡。思前想后,王景崇痛心疾首,他怨天怨地怨社会,然而他最痛恨的,就是侯益。要不是你小子里通外国在先、诬陷忠良在后,我王景崇哪儿会沦落到这般地步?

前凤翔节度使侯益去汴州觐见,他的家眷还留在凤翔。于是,王景崇一声令下,将侯益全族屠杀。侯益全家老小共计70人惨遭杀害。

侯益的儿子侯仁矩恰巧在外地出差,侥幸躲过一劫;侯仁矩的儿子侯延广,当时还是个怀中吃奶的婴儿,他的奶妈刘氏来了个“狸猫换太子”,用自己的亲生儿子冒名顶替侯延广,送去处斩,然后抱着侯延广逃亡,一路之上沿街乞讨,要饭要到汴州,把侯延广安全送到侯益家。

将仇人满门抄斩之后,王景崇派儿子王德让到去成都觐见孟昶,留在后蜀当人质,请求后蜀出兵援助;长安赵思绾也把儿子赵怀乂送到成都当人质,请求后蜀出兵。

后蜀孟昶派兴元府山南西道节度使安思谦率军出大散关,救援凤翔。

后蜀宰相毋昭裔上疏切谏,说昔日后唐李存勖好大喜功,出兵伐蜀,当时的前蜀王宗衍血气方刚,北上秦州,与之硬刚,满朝文武皆以为不可,王宗衍偏偏一意孤行,最终结果呢?两位皇帝均亡国丧命,这难道不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吗?

/74/7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