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570章 三大战役之戚城战役4(3 / 3)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3,菊花残,满地伤

契丹人选择了长驱直入,使用“蛙跳战术”跳攻敌境腹地的贝州,其战术要求就是速战速决,毕其功于一役,最怕陷入僵局,比如现在这种。

华北大平原的确是骑兵驰骋纵横的理想战场,但中原人选择了扬长避短,河北各州郡皆闭城坚守,虽然旷野荒郊被契丹铁骑蹂躏肆虐,但后晋依然保存了大量生力军,境内州城府县如一个个定时炸弹,随时威胁契丹的交通运输线。

例如在冀州就缴获了“金头王”的棺椁;

再比如沧州,截击了一支三千人组成的契丹运输队,他们的任务是把在前线掠夺的人口辎重等运回契丹,等于是契丹人的运钞车,沧州守军立即出动骑兵发动攻击,俘斩千余人,余众皆放弃辎重逃走;

易州刺史安审约在边境地区击败契丹军,迫使这支契丹部队退回幽州,而安审约趁机焚毁浮桥,暂时切断了一小段契丹主力的后路。

三个小事足以提醒耶律德光,他犯了兵家大忌。

石重贵命令刘知远穿越太行山,与杜重威马全节会师……

眼看,后晋就要对契丹主力完成战略合围,耶律德光的形势岌岌可危。

这时候的耶律德光稍微有些懊悔,一来是在赵延寿杨光远等汉奸的怂恿下,确实存在骄兵的心理,对后晋的军事力量和民众的反抗情绪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战略上轻视了对手;二来则是自己的政治诉求严重影响了军事进程,虽说军事是政治的延伸,但政治上的路线斗争不能对具体的军事部署进行粗暴地干预,而因停留在提纲掣领方面。

耶律德光毕竟也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出身,是经历过战场洗礼的,在耶律阿保机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可以独当一面的统帅,面对险象环生的不利局面,耶律德光也扬长避短,为后晋主力量身定做了一个圈套,准备一举翻盘,反败为胜。

/74/7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