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53章 统一两川(3 / 3)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李嗣源把这封奏章宣示百官,结果是“中外咸知,莫不惊骇”。

孟知祥借贺捷之机,向朝廷狠狠秀了一把肌肉,从此之后,朝廷再也不敢轻言伐蜀。

可以说,“鸡踪桥战役”对蜀地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仅是4天吞并东川,而且为蜀地赢得了长达几十年的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为孟知祥开创“后蜀”奠定了基础。

孟知祥随后创建的“后蜀”(“十国”之一),也因此成功熬死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一直等到宋朝建立,宋太祖赵匡胤才敢打蜀地的主意。

值得一提的是,天险之国、蜀道难的蜀地政权,灭亡之速令人匪夷所思:李存勖灭前蜀,前后70天;赵匡胤灭后蜀,仅用66天。

虽然两川内战前后持续了不到十天,但战前的准备工作让孟知祥身心俱疲,很难想象出他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鸡踪桥之役”他又披挂上阵,亲自指挥,超负荷劳动。董璋死后,东川九个州相继投降归顺,带给孟知祥的是一连串的维稳、消化工作。

董璋死后,东川全境投降归顺,而孟知祥也终于病倒了,第二天就病重。

作为孟知祥亲信的中门副使王处回,负责照顾孟知祥的饮食起居。王处回性格宽厚而颇有机略。当时,孟知祥病得连进食都困难,饭量也很小,身体非常虚弱。

一般来说,主公的饭菜都要由亲信之人端送。厨房的人把饭菜交给王处回,然后在门外等,孟知祥吃完后,再由王处回把餐具送出来,厨房的人不能与孟知祥直接见面,以防刺杀事件。

王处回每次送餐具之前,都要把剩饭剩菜偷偷倒掉,营造出孟知祥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假象。军心由此安定,无人知道孟知祥的真实病情。

几天后,孟知祥病愈,开始继续处理手头的工作。大犒三军,论功行赏,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东川的归属问题,谁来当“东川节度使”?

在孟知祥心中,有两个候选人,李仁罕和赵廷隐。孟知祥把两位心腹大将召来,脸上挂着和蔼的微笑,充满期待地问道:“二位将军,谁愿帮我镇守此地啊?”

孟知祥原本以为二人会互相谦让、客套,互相吹捧对方的功绩,营造出君臣和睦、将相一心的大团圆场面。至于到底由谁来镇守,孟知祥心里的答案是,谁都行。两位将军都是自己的心腹爱将,且都在近期立有大功,都有资格坐镇东川。

然而李仁罕、赵廷隐的表现却让孟知祥大失所望,场面一度相当尴尬。

/74/7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