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447章 安重诲的末日3(3 / 3)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安重诲不用来中央了,直接去河中赴任。

这是个更加危险的信号,离开了中央朝廷,安重诲在遭受政敌的攻击时,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好比在擂台上,即便对手强大,拳手起码还能奋力拼杀,虽死犹荣,而现在,安重诲等于被捆住手脚、蒙上双眼,任由对手殴打。

宰相赵凤帮安重诲说情,对李嗣源说安重诲追随陛下几十年,忠心可鉴,只是因性格粗鲁,做事鲁莽,而遭人陷害,陛下如果坐视不管,那么安重诲很快就会蒙冤死去。

李嗣源认为赵凤是因受安重诲提拔而对他偏袒,心生不快。三言两语将他搪塞过去。

王德妃和宦官孟汉琼为了争夺安重诲的权力,而对他施以迫害;石敬瑭为了洗脱自己的败军指责,也要甩锅给安重诲;两面三刀的朱弘昭为了从政治斗争中讨一碗残羹冷炙,也对安重诲落井下石;李从珂为了保命,也要加入“反安”同盟;其他受过安重诲排挤的人,也要痛打落水狗,出一口恶气……

现在的安重诲,比以往所有的失势权臣都要凄惨,几乎是一夜之间,朝廷内外全是要置他于死地的人,他以一己之力完成了政治圈的团结,沦为全民公敌。

安重诲在中央朝廷有朋友吗?冯道、赵凤?

不。冯道、赵凤虽然曾多次帮安重诲说话,甚至被安重诲当成鸟枪,但他们不是“安党”,他们不属于任何政治派系。他们的信仰是忠君爱国,他们正直憨厚,清高傲娇,他们对事不对人,虽然受到安重诲的提拔,但不会因此丧失信仰。他们从不跪舔权势,也不畏强权,当然也不会落井下石。

之前帮安重诲开脱,是因为那真的是诬陷诽谤,他们维护的不是安重诲,而是正义和法度。

在多股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安重诲在劫难逃。

/74/7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