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24章 前蜀立国(1 / 2)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前蜀立国】

朱温篡唐的同年,王建割据蜀地自立称帝,国号大蜀,之后又改为汉,但紧接着又恢复为大蜀,史称前蜀。称帝第一年,王建沿用大唐天复年号。

次年正月初一,一位和尚挖出自己的眼珠,呈献给王建,以自残这种极端方式表达对王建的崇拜和臣服。

王建大喜,当即下令召开万僧宴,要在京师成都宴请一万名和尚。张浚之子张格劝阻,说小人物无缘无故损伤身体,理应重罚!您不但不罚他,还给予嘉奖,那么天下人争相效仿,咱们大蜀国成什么了?

后世也别叫咱前蜀了,就叫残蜀吧。

王建这才停止了万僧宴。

很多小故事告诉我们,古代的百姓似乎缺乏正确表达极端情绪的方法,比如父母去世,为了表达哀伤而截指割股;新君登基,为了表达虔诚而挖眼珠;比如发怒就要以头抢地耳

对于这种自残式作秀,统治者应给予正确的舆论导向,起码不能提倡。所以朱温和王建的做法是相同的,不再给予任何形式的嘉奖,爱残不残。

正月初十,王建下诏,改元大赦。改天复八年为武成元年。按本书的历史观,后文皆奉中原王朝正朔,在描述前蜀境内的事件时,也使用后梁年号。

这一年,王建已经62岁,他也面临着与淮南杨行密同样的困境,即选择接班人。王建有11个亲儿子,而他的养子规模极为庞大,多达120人,其中最为知名的是42人。

在王建的征战过程中,最大的一项工作就是收作义子,有功将领要收做养子,敌军降将也要收做养子,屡见于前文。

这些养子为王建的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奠定了前蜀的基础,也埋下了祸根。其中,大养子王宗佶就是王建的一大心病。

王宗佶是王建收养的第一个养子,那时,王建只是忠武军的一个下级军官,掳掠到一个姓甘的小男孩儿,器宇轩昂、骨骼惊奇,一看就是当儿子的料,于是王建就将他收做养子,带在身边,改名为王宗佶。

王宗佶鞍前马后侍奉着王建,年龄渐长之后又跟随王建冲锋陷阵,先在忠武军,后编入忠武八都,再后来编入随驾五都,入禁军、出山南,据利州、陷阆州,入西川、平彭州、吞东川

无可争议的养子一哥,宗字辈儿大师哥。

等王建逐渐占据西川之后,这位开国元老、御儿干殿下就变得愈发骄横,居功自傲,骄纵不法。在西川集团内部,除了王建本人,就没有王宗佶不敢辱骂的,王建的天下,有一半是我打下来的!王宗佶不止一次地公开这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