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朱瀚见老哥朱元璋(2 / 5)

作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朱元章朱瀚在扬州歼灭百万元军,击杀元朝皇帝妥欢帖睦尔的光辉战绩,让许多天完红巾军将领们钦佩有加!

现在听到陈友谅竟然想要派兵进攻朱元章兄弟,他们都一个个惊骇不已。

邹普胜立刻劝道,“大帅务必三思啊!如今与朱元章兄弟开战,恐怕不是合适的时机!”

“我军虽然占据湖广江西,但是粮草军械对比朱元章兄弟依旧显得不足,若是贸然进攻江南,成功则还罢了,若失败,那将会万劫不复!”

“依照在下所见,不如积蓄力量向西收取重庆西川,然后再北上关中,这才是当年诸葛亮三分天下,谋取天下的策略!”

听到邹普胜的话,陈友谅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

“诸葛亮再厉害,他所谓的三分天下,最后不也是没成吗?后主成都投降,正是失败的例子,咱怎么还能再学他。”

听到陈友谅的质疑,邹普胜摇了摇头说道,

“非也,非也!现在天下,大北方大乱,我军若是站稳湖广江西,再向西拿下重庆,西川北上关中,在进取中原,可以说不会不费吹灰之力,远不是当年曹魏一统中原,诸葛亮有神仙之力也难挽救的局面!”

“现在为了一个江南去冒险,实在是不值得。”

邹普胜的话,立刻得到了其他的天完红巾军将领们的支持。

他们对于威名赫赫的朱元章朱瀚兄弟二人,早已经是既尊敬又畏惧,更何况是是不远千里跑到人家的地盘上去作战。

“丞相,俺可是听说了……那朱瀚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一膀子的力气足有千斤之重,一拳下去,把那元朝皇帝的怯薛军,都打死了几百上千人!这么恐厉害的朱龙兴,咱们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不能冒险啊!”

部将陈文定说道。

陈友谅对于这个言论更是嗤之以鼻:

“什么力有千钧,什么打死几百上千怯薛军!不过是胡说八道而已!”

如今天完红巾军政权之内,有许多的评书杂戏开始流传起来,其中许多都是从江浙行省一带流传来的。

除了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包公桉、狄仁杰探桉之外,最受欢迎的就是讲朱龙兴大帅救苦救难的故事。

不仅有什么白毛女传,还有什么朱龙兴洪泽湖击毙鞑虏皇帝,扬州城下一杆银枪挑杀百万元军等等。

各种离谱的杂戏评书,在汉阳湖广一带早已经流传开来。

陈友谅对于这些家言,根本就是连一点儿都愿意听。

但是,许多见识浅薄的天完红巾军将士,还有大批百姓们对于这些东西是乐此不疲,甚至于很多人真的把戏文里的内容都当成了真的,他们觉得朱龙兴,也就是朱元章真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要带领天下汉人驱逐鞑虏,恢复汉家天下的盖世英豪。

陈友谅气的已经想要下令禁止民间流传这些荒唐的杂戏。

如今,听到手下的将领对于朱龙兴的杂戏评书,更是生气不已。

陈友谅心中更是一阵恼怒。

“朱元章朱瀚兄弟,也不过是乞丐和尚出身,无非早占据了地利,靠近江南,要是咱们也起兵在淮西一带,说不定现在占据江南的,也就是我们。”

“要论这作战的本事,我们未必就比他们兄弟差!”

陈友谅的话可谓是志气满满,众人都知道陈友谅的性子,是非常固执的,既然已经决定的事情,邹普胜陈文定等人也觉得是劝不回来了,对此只能乖乖的按照陈友谅的吩咐,开始出谋划策。

“要想攻取江南,那必然要从江西沿着长江水道出兵。”

“长江水路往通往江南必经之地,有几个地方就是需要重要的节点!”

“分别是安庆、池州、太平等地,接下来就是金陵府外的采石,只要攻占了沿江的这个地方,可以就可以维持一条畅通无阻的长江交通线,让源源不断的兵马和粮草支撑前方的战士。”

很快,陈友谅等人就制定了攻取池州安庆太平这些长江要害的计划。

不过要攻取这些有重兵把守的地方,必须要先探查当地的军事部署。

光明正大去探查当然是不行的。

陈友亮便亲笔修书一封,送到江南的朱元章手中。

在信中,陈友谅用非常亲切的口吻称呼朱元章为兄弟,然后说明两家红巾军一致讨伐元朝蒙古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心愿,为了双方互补,互通有无,希望可以让胡广的商人去江南行商。

其实,所谓的行商自然陈友谅派出的密探。

他们湖广本地有大批的特产,特别是胡广出产的桐油、铜矿、锡矿等,全都是江南一最近非常紧俏的商品。

在接到陈友谅的来信之时,朱瀚正在率军攻打泉州。

朱元章对于陈友谅的来信,立刻给也给了相同的热情回复。

双方约定在边境和平相处,并且对于湖广想来经商的想法,朱元章是大加赞同。

毕竟,如今江南的财政收入可谓是非常的丰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江南的商税已经让朱元章收的盆满钵满,仅仅是一个苏州就已经抵得上江北行省一年的农税,再加上金陵、杭州、明州等地。

那更是让朱元章手中,钱多的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了啊。

江南的田税已经是一减再减,为的就是鼓励当地百姓多多种植粮食,尽快恢复民生。

而江南本地虽然商贸繁荣,但是许多的矿产等物资,却是极度的缺乏,特别是需要大批的铜矿,锡矿等矿,还有大批的桐油。

全都是如今军工兵器的大量消耗品。

短短一个月之内。

从湖广前来江南行商的商队就已经达到了五六十支之多。

这些商队带来了江南急需的铜矿、锡矿、桐油……等物资,让朱元章感到非常的满意。

正在这个时候,朱瀚也率领水军从泉州返回金陵。

在回到金陵之后,朱瀚并没有先回自己的府邸,而是直接来到了吴王府,见了老哥朱元章。

见到朱瀚回来,朱元章立刻就笑着说道,“泉州一战,可谓是酣畅淋漓,咱还担心让那些色目人跑了呢,没想到竟然一个不落全给宰了啊。”

朱瀚笑了笑,说道,“其实也没有全杀,留了一些有用的,准备用来以后下西洋当向导。”

朱元章点点头说道,“也也是这个道理,这既然回回人能来,咱们中原做做买卖为非作歹,咱们也得留一些向导,咱们以后也得找个机会去他们的老家里看一看,把他们在福建的作孽报复回来,否则还真是对不起咱中原的百姓呢!”

朱元章与朱瀚兄弟二人这么多年的相处。

在朱瀚强烈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老哥朱元章自然也是有了许多民族思想,对于南北之分,朱元章也早已经不是现代的古代人那种思维,他觉得不论是两广福建还是北方的汉人,统统都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