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元华伞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章 清风不识字(上)(1 / 5)

作品:《元华伞

世上男人,不过三种:白马、种'马与河马。

白马,是一种勤勉有力量兼具些英气的动物,白马男正是如此,他们占总数的六成,因数量广多,皮相各异,有的顺从温和、有的被动高冷、有的韧劲十足、有的谨慎小心,看似五花八门,其实都是同一类人;种'马,有三成男人是种'马男,他们精力充沛,敢想敢做,敢打敢拼,热烈的欲望致使其活力无穷,擅长钻各种漏洞;剩下来的就是河马男了,虽只一成,总量也并不少,河马这种动物,有三个特征:一是擅潜水,二是貌虽憨厚,实则极有实力,长大后在自然界几无天敌,三是能在不同的时刻展现颇不同的一面,河马男有时温文尔雅,有时勇猛无畏,有时上善若水,有时舍身取义。

此三种性情,并无高低优劣之别,不过同种人行为相似,大可类比。就拿借钱来说,其本来面目是至少暂且侵占钱财所蕴之力量,此种攻击强的举动正是种'马男的拿手好戏,他们无所顾忌,一往无前,口若悬河,或凭空画饼,或声泪俱下,总能让人慷慨解囊;而白马男总是脸皮薄了点,胆子小了点,怕借了钱后用钱来办的事办不成,怕遭推拒,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等等;河马男呢,有个臭毛病,好为他人着想,除了先自要喟叹一番时运,多半还会怕连累了他人,就算事情紧要,不得不厚起脸皮、鼓起勇气,临阵时也绝不如种'马男来得那般爽利。

识人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们自不能以某男找人借过钱,就来断定他是种'马男,毕竟白马男、河马男也有去借钱或者称为融资的时候。本书试着碎片式解读这三种男人的行径,也不过是博君一笑。

哈,说起借钱,世人的发迹,多从借钱开始,这个故事也从此说起吧。

十五年前,北方起了战事,天下震动,天公又不作美,江西连年大雨,洪涝后闹起了饥荒。在江西安福县有一座小小的寺院,名叫普济寺,寺内共有九个僧人,为洪涝米少,檀越不来布施,眼看要挨饿了。普济寺老住持年已八旬,因焦急不安而一病不起,他躺在病床上对其他八个和尚道:“徒儿们,为师年老,怕是熬不过去了,你们还年轻,不能白白饿死啊,哪个有法子去募化个大施主,活了大家的命,我就让他替我做了住持。”内中一僧,法名圆怀,四十五六岁,瘦骨嶙峋,本是个种'马性情,虽出了家,本性犹存,最通人情世故,又能说会道,老住持一直有意把住持之位传给他,只是他因幼时家贫,不识字,老住持也是个不识字的,深知做住持不识字的不便,是以踌躇不决。圆怀此时答道:“师父不要烦恼,您还记得邻县的肖举人吗?他是个最仗义好施的,本去了外省做官的,现今因他的母亲离世,在家丁忧,若去募化,必不空手而回,只有一样……”老住持见他吞吞吐吐的,道:“只管说来。”圆怀道:“弟子空手前去,或是化个两三贯钱,或是两三石米,能撑几多日子?北方这场仗,也不知道要打到几时,似肖老爷这种大施主,随随便便化过了缘,去哪再找第二个?弟子有个计较,不如我拿一件寺内拿得出手的东西去,典押在他那里,借个几十两银子回来,待过了荒年,再攒了钱去赎回来就是。”老住持道:“寺内哪有什么好东西!只有祖师亲笔写下的那本经书宝贵,只是那本经书对我等是至宝,官老爷却未必看得上。”圆怀道:“无妨,不过是有了东西好开口。”

圆怀敢说敢做,果然带着祖师留下的一本《明霞经》,到肖老爷那里典得白银五十两。不久老住持圆寂,圆怀就接任了住持。老住持弥留之际,又懊悔在自己手里失了祖传之物,一再交代圆怀道:“待得年成好了,一定要记得把经书赎取回来。”

时光如白驹过隙,战难和饥荒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阵波涛,天下太平后,普济寺的香火渐渐旺盛。肖老爷丁忧期满,去广西做了三年县令,后来新皇登基,他升迁到州府做了几年通判,一因与上司不合,二因是个举人出身,不似进士出身的有前程,遂冷了做官的心,四年前辞了官,又回了分宜县老宅居住。圆怀和尚知道后,就动了赎取经书的念头,奈何他自己又生起病来,恶时卧床不能动,好时也腿麻骨软,走不得远路的,熬了四年,终于大好,虽尚有病容,身子骨倒也轻健了。

“十五年前借的五十两白银,现今该还多少?”圆怀和尚想了此事许久。这些年在圆怀和尚的精打细算下,普济寺已积攒了一百多两纹银,但和尚想起肖老爷的侠义之风,只带了五十五两银子出了门。“当初没说息钱的事,也没有立文书,我就统共五十五两银来赎,肖老爷多半是会答应的。留些银子做用度总是好的。”抱着如此期望,圆怀和尚寅时出发,巳时初过渡,巳牌末已到分宜县县城。

来到肖宅前门,只见院门沉寂,大门紧闭,偏门开着,一老一少两个仆人在看门。圆怀和尚上前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有礼了。”两仆人回了礼。圆怀和尚道:“贫僧普济寺住持圆怀,十多年前受肖老爷恩泽,今日特来答谢肖老爷。请问肖老爷在家吗?”老仆人答道:“师父恐怕是见不到我们老爷了,老爷已经驾鹤仙去三年了。”圆怀和尚吃了一惊,道:“啊!阿弥陀佛,我竟全然不知!”老仆人又道:“上个月才过了三周年。”

圆怀和尚呆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一为恩人离开了人世,二为今日的事没了着落,许久才回过神来,带着哭腔对老仆说道:“阿弥陀佛!肖老爷待我普济寺恩重如山,不想这么早就仙逝了,从今而后,我每日早晚给肖老爷诵经念佛……不知府上现在何人当家?”老仆人看了看圆怀沉甸甸的包袱,道:“老爷不在了,自然是夫人管事。”那年轻的仆人插嘴道:“大少爷也管事的。”圆怀道:“劳烦通报一声,就说普济寺住持圆怀求见。”老仆人还待说什么,那年轻的仆人抢道:“大少爷正在后院练武,我去给你通报一声。”说完一溜烟的去了。老仆不满地哼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