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主:我造机甲竟然也造不过他?(2 / 5)

作品:《一万个我纵横诸天

硬件层面对计算机的更新,人类几乎已经做到了极限,如果按照正统的方式进行推进的话,那就只有不断的将自己的工艺提高,靠着整个科技体系,工业体系的提升,带动着技术的突破。

这种对于地球三体组织来说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没有足够的工业人口,所以只能另辟蹊径,使用新材料对于计算机进行构建。

在纳米技术逐渐平民化的如今,材料学得到了极大发展,合成特定结构的材料,也不再需要世界上最尖端的设备,地球三体组织可以租用工厂中的设备,生产自己需要的特殊的常温超导材料。

依靠着这些材料,即便是他们能够拿到的工业设备和人类顶尖的工业设备有巨大的差距,在三体人的帮助下,还是用相当少的资源,构建起来足以媲美人类如今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设备。

其实这种常温超导材料,所构建出来的计算机,就是三体人自己使用的类型,就像是原著中描写的那样,三体人的计算机诞生最早并不是和人类一样,通过蒸汽机带动的差分机逐渐演变而来。

他们并没有经历机械计算机这个步骤,而是直接使用了光学讯号作为计算信号的传播媒介。

也就是三体游戏之中体现过的人列计算机。在三体游戏之中,秦始皇曾经在计算机的发明者的建议下,搭建了人列计算机,用来对三体系统进行运算。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使用人,来组成各种最基本的逻辑门,然后再用足够多的人,搭建起来计算阵列,但这并不是他们能搭建成人列计算机的最关键因素。

对于人类来说,这种方式是无法进行计算的,他们如果用这种方法制造计算机,只会发现计算的速度比起个人的口算速度还要更慢,原因也很简单,人类的反应速度是有限的,通过语言和动作来传递信息也太慢,延迟太大。

而三体人的语言则是一种类似光学语言或是电磁波的存在,这也是他们区别于人类的重大特点,想就相当于说,彼此之间的思维传递速度非常之快。

因此对他们来说,由人力构成的计算阵列,信息的传递只需要很短的一个瞬间,让他们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就可以发挥出常人力所不能及的强大计算能力。

这种类似种族天赋一般的能力,与他们的身体结构也有一定的关系,而如今地球三体组织所使用的这种纳米材料,其实就是三体人身体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他们的一种器官中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