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白首妖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91章(1 / 1)

作品:《白首妖师

“昨夜临阵,方二公子逃了,倒也使得我们不算全军覆没……”

“……”

“……”

种种冷言冷语之中,孟知雪转头看了众人一眼,忽然道:“我们皆该感谢方二公子!”

众学子闻言,皆是一怔:“啥?”

孟知雪看了方寸一眼,也不知心里在想什么,面色显得有些沉凝,冷声道:“我等一起来深山查榆钱镇百姓失踪事,一腔热血,却过份鲁莽,若不是方二公子,我们连这妖谷都发现不了,直将那青狐山的妖怪当作了罪魁,人丹之事都无法发现,更重要的是,昨日入妖谷之前,我们皆已被惑,若不是他出言提醒,让我们入谷之前起了戒心,怕是早就全军覆没了……”

“到了此时,你们不思感恩,倒还过来取笑?”

说到这里,抿住了嘴角,面上已罩了一层寒霜,十分不悦。

而众学子闻言,顿时有些难堪,尤其那几位笑的大声的,脸色更是尴尬至极。

面面相觑了半晌,众人便稀稀落落,陆陆续续,向方寸道谢。

方寸倒是有些哭笑不得了。

此前去将那些悍匪引来,是为了救人,但如今人已经救了,此事却也不便得说。

原因很简单,那些悍匪,可不是好相与的,而昨天一晚上,自己杀了他们起码十几人,算是结下了大梁子,如今方家本就风雨飘摇,不到万不得已,其实也没必要被这些悍匪恨上。

但自己推了个干净,孟知雪倒还是替自己找补回来。

眼见得众学子皆向自己躬身揖礼的模样,他也只好尴尬回应:“不客气不客气……”

看了一眼孟知雪,心里叹着:“这女人啊……”

心下有些不以为意,却故意笑了起来:“若这么说,那这次的首功要给我了?”

“这……”

众学子的脸色顿时又变得有些尴尬。

而孟知雪也大出意料,眉头不自禁的皱起,看了方寸一眼。

大部分学子都下意识里觉得有些不满,倒是鹤真章无意中抬头,却是留意到了方寸面上的笑意与孟知雪的眼神,心里不由觉得愕然:“孟仙子好像对方二公子太维护了些……”

“而这位方二公子,又有些太不领情了啊……”

第53章天下第一邪事

北方天际,很快便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波纹,像是云气被某种力量激荡了开来,在波纹之中,可以看到几位宽袍大袖的男子,几乎是在他们出现虚空之中后,一眨眼间,便已来到了山前,然后尽皆从高天之上降临,身形轻缓,落在了这一片妖谷之前,气机荡了开来。

“拜见座师、教习……”

来的正是书院学生,他们得到了这一批书院学子的禀告,也不敢大意,若是牵扯到了别的事情,或许还不至于惊动他们的大驾,但听闻是有人在炼人丹,却皆是急急赶来了。

为首的,正是钟越老先生,在他身后,还有蓝霜先生以及其他四位教习。

仅仅是一鼎人丹,便已惊动了一位座师,以及五位教习。

“无需多礼,你们可有受伤?”

钟越老座师等人来到了谷前,立时大步向前走来,同时冷冷发问。

众书院学子急忙回答:“无人伤亡,最多也只是些轻伤,将养一下便会好了!”

蓝霜先生向方寸投来了一个询问的目光,方寸便也悄悄摆了摆手。

钟越老先生来到了鼎前,看着那邪异而布满古怪巫纹的鼎,又看着那鼎里似乎有了自己生命一般的人丹,脸色渐渐变得阴沉了下来,在他身后,几位教习也皆沉默不语,显然他们也都一眼便看到了鼎内的丹,自然也就知道,学子们的判断没错,这确实是一枚“人丹”!

“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又在这里看到了这等邪事……”

钟越老先生沉沉的开口,声音渐渐变得有些恼怒:“究竟是谁,竟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违,究竟是谁,竟视我书院与城府的禁令于不顾,敢在柳湖城地界,做出此等邪事?”

众人听着,皆寂寂无声,不敢发一言。

十几年前,柳湖城也有过此等邪事,那时候,白厢书院的老院主,亦是现如今的柳湖城城守之叔长,当年他因着寿元将尽,不甘就死,因而纵虎南山,盗人生气,以炼妖丹。

妖类最擅长夺人先天之气,也是最为炼气士痛恨的事情,可是事有正反,有人痛恨,便也有人暗地里伺养妖类,又纵容其盗人先天之气,炼成妖丹,再用来反补自身。

此等法门炼出来的妖丹,也是一种对于炼气士有大用的至宝,气机纯粹,几近先天之气。

不过,毕竟因为多经了一手,又有了妖气干予,效果也打了些折扣。

但好处在于,等闲不会被人发觉,可以鱼目混珠,瞒天过海。

当年那位老院主,便是因此,放任虎妖行凶,借妖力帮自己搜集百姓先天之气,以炼妖丹,补充自己的寿元。只是,那件事被当时尚在白厢书院求学的方尺小仙师看破,仗剑南山,斩杀了妖虎,又查明真相,回到书院,质问当时的院主,将这件事惹得人尽皆知……

那件事闹得很大,白厢书院颜面大失,成为了诸郡笑柄,名声也一落千丈,可是谁能想到,如今才不过过去十几年,竟然便又有妖人,做出了这等拿百姓炼人丹的恶事……

更甚者,他做的比十几年前还要狠绝!

纵虎盗人先天气,炼妖丹,不过是伤人根基,可是炼人丹,却是把人神魂都炼尽了。

炼妖丹,只是害人这一辈子。

炼人丹,却是让人连下辈子都没有了……

若是这事情再引起了大肆议论,谁知道别郡会如何看待柳湖城,看待白厢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