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旧日音乐家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一章 生命中的光与血(今天的4800)(2 / 2)

作品:《旧日音乐家

学生合唱指挥克拉克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钢琴前的绿裙少女尹丽莎白却是疑惑歪头思考。

范宁教授为什么不用钢琴上课,也不教他们学习五线谱呢?

“很好。”范宁赞许点头,“那么,前排哼唱民歌的同学们,请你们先试试能不能跟着自己的手势去唱...”

“至于在左中右区域的大家,还是各自跟着我记一组音,但这次有8个,请大家以手势配合...”

在范宁的灵感传输下,三个五分钟后,随着范宁手中预备拍下落,一支长度仅有8小节、节奏舒缓方正的四声部合唱片段在教室内响起。

“do/mi/sol——”“xi/re/sol——”“la/do/mi——”“sol/xi/mi——”“fa/la/do——”“mi/sol/do——”“re/sol/xi——”“do/mi/do——”

一列在前世被称作“卡农进行”的实用和声列(15634145),在人声吟唱中却带上了几分神圣的庄严行进感。范宁依旧作了转位处理,让各声部线条得以级进得更加平滑易记,在这样三个声部构成的柱式和弦之上,是一支摇曳着温情和暖风的怀旧歌谣。

两名优秀的专业生则看到了更多的东西,当每个声部群体有人快不记得下一个音符是什么时,身旁人的手势让他得以记起并跟上,而自己清晰记得的片段,又用手势提示了他人...也有更危险的意外,但是,台上的范宁还有两只手。

“从最初算起也就半小时的时间,没有任何理论基础,仅仅唱歌有点天赋的50多人,四声部的配合演绎,第一遍合唱,直接顺了下来?”克拉克惊呆了。

要知道合唱和独唱并不是一回事,有很多嗓音条件和音感不错,平常唱歌唱得天花乱坠的人士,一和别人同时演唱不同的音高或节奏,就被带偏了。

合唱也和齐唱不一样,齐唱的意思是所有人唱同一条旋律,有时男女相差一个八度,本质上和独唱的音乐素材是一样的。

而这里是四个声部。

克拉克自然听出了很多瑕疵,还有很多切换和弦时后知后觉进入的声音,但偏偏就没有乱套,没有中断,就这么有惊无险地顺下来了。

“你们真的太可爱了。”8小节结束,范宁由衷地赞许道。

可爱?好几位少年少女听闻这句鼓励表扬后怔怔出神。

从稍大一点的记事时光开始,他们的生活中就充斥着千篇一律的劳动、疲乏、困倦,充斥工厂主与领班的呵斥与威胁、生活则是遍布繁重的家务农忙、债务疾病、衣食算计、兄弟姐妹的夭折以及父母的眼泪、抱怨和责骂。

活在这个世上,还能被说可爱的吗?

人,不就是机器的燃料或土壤的养料吗?

脑海中回响的音乐浸润着枯萎的精神园地,委屈似有了倾诉的地方,眼角湿润,鼻尖发酸。光线浸润着空气,滴落在脸庞,流淌于皮肤,灰白世界滤镜被移走,一切恢复了其该有的斑斓色彩。

“我刚刚开了个头,从现在开始,你们按照这个上面的内容,对他们进行教学,陆续还会有两三个音院同学来帮助你们...上面的八个单元,约一周一个,直至新年前夕,每完整一个单元我会来验收一次成果,平时我也会经常过来。”

范宁给克拉克和尹丽莎白两人递过去两本教材。

是印刷物,但来源于范宁亲自手写,比之前的《和声学导论》讲义要厚。

这本倾注了范宁大量精力的教材,来自于前世的“柯达尹教学法”体系。

克拉克和尹丽莎白凑着翻阅交谈,越看越觉得惊奇。

范宁教授编的这本合唱教材,前面竟然一大半都没有五线谱,也没有钢琴伴奏!

这完全颠覆了学院派的教育常识!

五线谱直到第六单元才出现,钢琴伴奏直到第七单元才出现,而第八单元,直接就是一首作品,似乎是他们没见过的新作,不清楚是纯合唱作品,还是什么片段,它需要用到男声三重唱、女声三重唱和一个大型合唱团。

难道是为新年音乐会准备的作品?

“范宁教授,为什么不让他们从五线谱开始学起呀?”尹丽莎白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范宁看了一眼怀表,然后澹笑着问她:“从我进门到现在共过去了33分钟,如果是去学五线谱,你想想...”

“他们肯定达不成刚刚的合唱效果。”尹丽莎白恍然大悟。

“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范宁摇头,压低声音,“结果是,他们会步履维艰,会望而却步,会感受不到快乐,会让原本就自卑的心更加冰封。”

“孩子们最容易受感动,他们比我们更能够去理解每一位伟大艺术家,哪怕是由于恶劣的生活或家庭环境的影响,已走向了叛逆阶段的孩子们,艺术也是指引他们摆脱困境的,最有希望的救助手段...”

“但尹丽莎白,他们和你不一样。他们自幼就生长在一片枯萎的精神园地,那里终日干旱,不见阳光,只有灵性中一丝残存的火花在苟延残喘...”

“他们没有循循善诱的老师,只有粗暴的家长与虎视眈眈的生产线监工,他们不曾学习艺术、逻辑与神学,不曾畅游帝国的每一寸领土,在历史与人文的熏陶中成长...”

“在我与他们的接触中,发现很多人思维和语言都成问题,稍稍复杂的感受就无法表达,也不知道该怎么发表长篇幅的观点,甚至很多女孩子只会日常的听说读写和简单的四则运算...若按不幸的说法,他们太晚了,他们早应该接触到这些美好的东西。”

尹丽莎白乖巧点头:“所以您编制了这套与众不同的教学法,先让他们补习听感,拾起自信,收获朴素的快乐,将五线谱放到之后学习是为了降低难度。”

有良好修养和道德教育的她能听明白这些道理。

但她低估了“柯达尹教育法”的强大之处。

也不明白这种教学方式背后的真正原理。

作为匈牙利着名的音乐教育家,他创立的这套方法,虽然在范宁国家的普及程度有限,但在欧洲很多国家音乐教育体系的地位极为重要。

在前期,它通过科学的符合人性的手法,激起所有人都具备的爱乐和歌唱本能,在快乐的体验中,建立起扎实的听-记-唱实践基本功...

是的,它利用的是人的本能,不管受教育程度有多么低下都潜藏着的音乐本能。

一旦时机成熟,再倒推回五线谱和其他乐理知识,这时学习者的音乐水平,会突然呈现井喷式的爆发增长!

甚至学有余力或有条件的人,再去进修一门乐器,同样是效果一日千里!

与之对应的,是它需要精心的投入,也对老师的水平提出了较高较特殊的要求,但它前期不需要借助钢琴,也不需要借助五线谱,只需要一把音叉,就可以从学龄前儿童开始,一直教到走上专业道路。

唯一的“缺点”或许是对考级没什么用。

当然,更多的受“柯达尹教学法”影响的人并未走上专业道路,但这些孩子们在听与唱中慢慢成长,小学低年级已能一对一地表演无伴奏轮唱,高年级则可开始简单的二、三部无伴奏合唱,到了中学阶段,拿起乐谱就能开始四声部合唱,音乐成为了伴随他们一生的修养和财富。

“你们要知道——”范宁眼神飘远,语速变得缓慢而有力。

“音乐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不是某些音乐天才或上流社会的特权,这里既包括‘学习音乐’的权利,也包括从‘真正的音乐’中感受快乐的权利...”

“但这个世界阶层有别,有些人究其一生,注定无法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钢琴,也无法体会被音乐家们言传身教是什么感觉,这么简单的一个c大三和弦合唱,明明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的洗礼,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体验过一次,根本不知道它有多么美妙...”

他的目光从两位音院学生脸上移开,看向台下一片殷切渴盼的少年少女:“很遗憾,乐器是一种商品,乐器有价,但幸运的是,最好的乐器永远都是你们的嗓子,它自由自在、天生易近、直抵心灵...它能让你们从日复一日的泥泞劳作或机械轰鸣声中抽身,将自己置于音符的共鸣和运动中寻得片刻慰藉,还能让更刻苦努力的你们,走入那些曾被认为是‘高贵’或‘无法配得上’的金色厅堂...”

“你们在这里所听的音乐,所学的知识,所合唱的每一支歌,所收获的每一种感动,将会永远铭记于心,无论你们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们余生漫长,还是已经时日无多...”

“它们将成为你们生命中的光与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