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旧日音乐家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部属于我(4K二合一)(2 / 2)

作品:《旧日音乐家

“程式?”这回范宁的确没理解,它和所讨论的末乐章思路有什么关系。

“嗯,程式.审美的程式、体验的程式、获得慰藉的程式”

罗伊熟练地举了几个例子,显然自从她得知范宁的合唱构思后,一直都在认真思考。

“比如,古代写史诗的哲人思雷,或继承他思想的新历女诗人俾德丽采,都很擅长塑造一种充满想象力的叙事化语境,在长诗中,他们让某些神话角色,甚至是见证之主带领自己完成一段旅程,进而结识不同历史投影下的历史人物,通过虚构其对话的碰撞与剧情的发展,来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道德观点或政治观点。”

“比如,中古时期的巨匠格列高利,他在创作歌剧时会大量借鉴神圣骄阳教会《启明经》和《审判经》中的典故,剧情中的角色遭遇困境、蒙受不幸或酿成悔事,最后神迹降临,让一切走向完满和团圆,于是跟着经历了全程的听众也得到了宽慰和告解。”

“再比如,更为乐迷熟知的吉尔列斯《第九交响曲》,虽然大部分篇幅都是不含文本的器乐,但四个乐章同样是展示了某种完整的过程:最开始是斗争、彷徨与痛苦,然后是戏谑与反讽,再是冥思与追忆,最后升华为光明、博爱与狂欢,于是聆听全乐章的听众也就经历了一场高贵的精神巡礼。”

三个分别来自诗歌、宗教和音乐的例子,让范宁逐渐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你看啊,它们中间其实都包含着‘现实中难以发生’的虚构因素。”罗伊拢了拢自己的头发,“不会有神话人物带你游历历史投影,不会有见证之主降临神迹解决微末世人的爱恨情仇,现在的时代也离‘全人类的欢爱’差得很远,对吧?”

“但它们都提供了一种程式?”范宁眼神明亮,“.一种可让欣赏者代入其中的,诵读、聆听、演绎或思考的理想程式,通过找到某个听众渴望但又‘在现实中难以发生’的叙事角度,从而实现救赎逝者、慰藉生者、或让聆听者收获高贵的感动。”

“你明白了!”罗伊比出胜利的手势,“因此我们升华的方向除了‘提问-思考-作答’的结构外,或许还可以有‘起始-经过-结局’的要素。”

“前者是‘议论性’的范畴,而后者是‘叙事性’的范畴,它们并行不悖。”范宁从地上站起,“嗯,很让人能看到希望的讨论,现在,我先大概把第三乐章的缩编谱坚持着写完。”

他立即又觉眼前发黑,于是罗伊将他扶稳。

“你慢点呀,呼——”少女吹灭蜡烛,拉开水晶吊灯。

时间已到八点多,女仆们进房清洁完餐桌,范宁则在三角钢琴前坐下。

“一定要这么急吗,我感觉你仍然需要休息,而且,你刚刚已经记下了所有主要的灵感片段对吧。”

“是需要休息,但如果再隔一晚,我在扩写这些灵感片段时,最终的成品肯定会和今晚赶出的音符有出入,这种出入极有可能是反面的,虽然概率微小,但我不能接受。”范宁解释道。

“那我可以待在这里吗?”她问道,“我看书,或玩自己的,尽量不发出声音。”

“可以啊。”范宁右手持着钢笔,左手已在琴键上弹出成片的十六分音符,“你发出声音也没关系,不用那么小心,我这个人其实不太容易被打扰到的,当然,大部分时间我会没法理你。”

“好!”罗伊愉快应道,然后抱着一本诗集,直接踩上柔软大床。

“诶,那是我的地方吧。”范宁瞪大眼睛。

“什么你的地方,明明是我的庄园,这里自然全部是属于我的。”她得意地轻哼一声,整个人完全挪到了范宁原先躺的位置,搭上他盖过的毯子,靠着他靠过的枕头。

然后将厚厚的书籍翻开,毯子覆住的两只小脚开始愉快地轻轻晃动。

“你怎么不写了?”过了两分钟她抬头。

“这样的话等下我”

“你写完了要睡觉时再赶我走嘛。”

“好吧。”范宁无奈摇头,坐回琴凳。

他很快进入全神贯注的创作模式,要么奋笔疾书,要么在钢琴上试奏,或者起身在落地窗前站一会。

罗伊没有再找他说话,她翻阅着诗集,不时做着注解或轻念出声,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在轻咬笔杆,悄悄看着范宁弹琴或记谱的背影。

第二个小时和第三个小时结束,她分别给范宁端来了果盘和小点心,放在钢琴凳侧方的小织物桌后,便默默爬回床上。

范宁在起身活动时吃了一部分。

然后他一直写到了凌晨两点半,用时足足六个半小时。

晚间的醒来,本就是谐谑曲灵感流逝的催促和预警,灵性的恢复仅处于半成品状态,这下他感到大脑再次被抽空,几个部位的血管都在突突直跳。

第三乐章基本完成,范宁揉着脑袋,起立转身。

他刚想出声,却立马捂住了嘴。

那本诗集放在枕边,而罗伊不知什么时候早睡着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