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御魔史话 / 章节正文阅读

二 北方冻土篇 一百九十六 疯子!(2 / 3)

作品:《御魔史话

是的!自从“凯”大人帮他把能够容纳的魔造仪器全部搬进这顶营帐之后,“出离”便已醒来,“他”也没有潜入书室,这是“他”与“出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尽管“他”与“出离”各自操纵一半躯体,“流元视界”也泾渭分明地割作两半,但在初始之时,“合作”还是顺利的,因为那台“暗谱仪”的使用说明书就有三百多页厚!

里面果然只有极为详细的功能、模式、按键说明,只有每个部件的名称与结构图示,附录则是“质符文周期表”上许多单质构物的“暗谱色卡”,从原子序数5的“硼”到原子序数82的“铅”,几乎囊括了所有中级魔造学涉及的质符文构物,每张色卡皆不相同!

而对这台“暗谱仪”真正的工作原理,则是意料之内的讳莫如深……

“暗谱仪”有“波谱测定”与“能谱测定”两大模式。根据使用说明书,“波谱测定”的分辨率要比“能谱测定”高至少一个数量级,但对测定样本却有“表面平滑”的前提要求!

他们没有能力获得满足条件的测试样品,即便手里有精加机床,他们也根本不敢再取出那块石头!

在“出离”的计算中,石头上的宗师级别黑暗元力已完全超出他们的所有防御手段!先前只是打开上盖不到十秒,皮肤上就有异感生出!整整六道“中级黑暗护盾”与“中级地系护盾”根本形同虚设!“流元”的猩红示警与“出离”的激烈暴动全都超出了“他”的反应速度!这才得以及时堵死匣具!一连施放了几十道中级疗愈术法才渐渐恢复!

在对危险的嗅觉上,如今的“出离”要比“他”敏锐得多!也谨慎得多!

他们只好使用“能谱测定”模式,遵照说明书将延长探孔与接收探头按一定角度事先摆好,又躲到匣具侧后方,这才小心翼翼地将匣具的观察窗口打开一条细缝。

然而“他”与“出离”的分歧也便开始于这一刻!

因为“出离”第一时间发现——从暗谱仪的延长探孔里射出的无形之物虽然纤毫如发,但却拥有与那石头同样刺目的黢黑!

而在第一时间观察测量谱线的“他”却同样惊异!

因为他们明明使用的是最低测定功率,但是暗谱仪的晶幕却像失效一般!被极为杂乱的谱线完全充斥!即便量程调至最大限度也完全饱和!很难判断出石头里到底含有何种成分!

就算只看饱和区域的中心位置,也与那些“暗谱色卡”全然不同!

“出离”几乎瞬间就放弃了那块石头,所有“兴趣”竟完全转移到了“暗谱仪”本身!

虽然“暗谱仪”的真正原理看来大大超出中级魔造学的范畴,但是大大小小的魔造仪器他们也已使用过不少!他们清楚任何一种检测结果都非凭空得到!若要在特性稳定而且隐匿的被测样本上得到某种结果,就必然需要外加某种测试手段!

若要“输出”,就必然要有“输入”!

同理,若要“接收”,就必然要有“发射”!这是最基本的魔法阵学原理!

“暗谱仪”内部当然还是魔造法阵!就连“他”都能猜到,那根笔直的“延长探孔”应该就是与“接收探头”相对应的发射器件!

在那次意义重大的奇妙邂逅之中,“小奥学长”曾经说过——“黑暗元力”与“光明元力”不分彼此!它们的根本区别只是频率!“黑暗元力”可由雷系元力“辐射”而来!“光明元力”也是如此!

所以“黑暗元力”也是一种光!

正是因为“辐射”这项历史性的发现,法神大人才终于能把雷系元力与光明、黑暗两种元力统一起来!才能由此奠定“元力频率理论”的基础!才能栽下传承书室里那三株参天巨树!

以《经典格物论》为根基的那株巨树上面,绝大部分“果实”更是由此理论结生而出,每一根枝叶都精妙绝伦!

若非亲眼目睹过“辐射”的演示,若非对传承书室里的一切笃信不疑,“他”与“出离”的魔造水平也不可能进境如此飞速!“罗睺十字狙”那样的魔具也不可能做得出来!

因为“罗睺十字狙”里的“搜索子阵”、“成像子阵”、“敌我识别子阵”……全部都是对于“辐射”、对于“光雷转化”这个艰深概念的典型应用!

事实上,“光雷转化”和《经典源化论》中的“原子结构假说”一样,正是绝大多数中级魔造师们望而生畏的拦路恶虎!就连博恩涅部长见了“罗睺十字狙”的设计图纸都要消化很长一段时间,至今都没有像“试制一号”时候那般,催促他早日定型并将设计图纸上报军资总部……

然而关于这些,“他”与“出离”的认知还是一如既往的“直白”!

——既然“黑暗元力”是光,那就必定拥有和“光明元力”相似的种种特性,拥有《经典光学概论》中讲述的反射、衍射、折射等诸多特征!

如果“暗谱仪”的原理是发射黑暗“光线”,接收不同样本反射出的不同形貌色谱的话,那么这些“暗谱色卡”的存在也就更好理解了!

如今他们手里终于有了“暗谱仪”,终于有了能够测定物质成分的宗师级别仪器,对这奇怪石头的研究终于可以继续下去,可是“出离”的态度却非常坚决!毫无半点妥协的意思!

更何况“出离”给出的理由非常有力!

——与其冒险研究那块石头,为何不去研究发射亮度非常类似的“暗谱仪”?无论危险系数还是失控概率都要低微很多!

“他”无法反驳这个理由,可是这个研究方向却是脱离了原定路线,与“他”从未消失的那份“预感”更是背道而驰!

于是“他”与“出离”很快就“协商”出了这副躯体的“新型使用方案”,在之后的五天多时间里,他们每隔两个小时便进行一次“权限”轮换,彼此展开截然不同的研究工作……

在等待轮换的间歇里,“他”与“出离”虽然互不打扰,但也在专心致志地旁观着,对方的任何一点发现对于己方的继续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就这样,一百多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初始之时,“出离”的工作重点是对“暗谱色卡”的验证,手链里的许多材料在精加机床上被切割打磨为光滑的薄片样本,无论是在探孔中的黑暗“光束”照射下,还是放置在“暗谱仪”密闭的测试空间里,所得到的“色谱”果然只有测量精度上的差别,一张张金板银板铜板铝板的测量结果与其对应的“暗谱色卡”极为相似!

就算测量结果大多都是或强或弱的混叠谱线,“出离”也很快识别出,其中的“频谱主峰”其实是测试样本外层的氧化物质,而许多微弱杂波则是硫、磷、碳等等杂质成分,常见的“三氧二铝键合构物”、“一氧一铜键合构物”等等物质,“频谱主峰”的高度比值基本上能够代表不同成分的含量比值,也便是键合构物“分子式”的形态,与《经典源化论》上的理论完全契合!

这说明无论是“波谱测定”还是“能谱测定”,两种模式所发射的黑暗元力其实并不能深入整个样本,只能测得表面附近的样本成分!

而在对于“暗谱仪”本身的简单拆解分析中,“出离”还发现“波谱测定”模式之所以精度更高,大概率是在接收部件前端加装了一套曲率分光设备!可以把不同频率的光线分离出来,从而提高接收系统灵敏度!

“出离”进一步推断出,“波谱测定”的高要求应该与黑暗元力发射“功率”的大小密切相关,所以才会在密闭空间里进行测试;“能谱测定”使用便捷,但发射“功率”的降减则会直接影响测试结果。

并且发射探孔与接收探头的相对位置、曲率分光设备与接收部件的相对位置……无一不是遵照《经典光学概论》进行布局,是理论知识与客观实在的完美相佐!

这与工坊里面使用“酸”、“碱”等化合物质测定物质成分的方法全然不同……

与此同时,“他”则继续沉潜在饱和而又杂乱的谱线上,对照所有“暗谱色卡”,也参考着“出离”得到的经验,仔仔细细地辨认着!

发射探孔早已被“他”弃置,因为石头本身就是“辐射”来源,若非极为危险,而且“暗谱仪”的测试暗室又极为狭窄,“他”还真想再打开匣具一次!

不过就算真把石头放进去,“波谱测定”与“曲率分光设备”其实也没有用处,还不如“出离”实验过的——用接收探头直接测量发射探孔来得简单!而测量结果虽然饱和区域相对较少,但同样也是“底噪”如海!杂乱无序!

因为“暗谱仪”的纵轴量程实在太低了!并且那些杂乱谱线的可测距离实则极短,稍远一些就几乎测量不到任何东西!而这块石头先前并未接触却能灼伤“他”的皮肤,说明这种品质的黑暗元力之中或许还有超出“暗谱仪”测量能力的某种东西!

然而那些东西更加超出“他”的研究能力,冥冥中的那份“预感”也没有任何“指引”,在长达一百个小时里,除了在某些尚未饱和的区域里勉强能够辨认出,石头里面或许含有一点点的“一碳一钙三氧键合构物”之外,“他”其实一无所获……

而“出离”也率先发出“停止研究”的“请求”,因为除非他们把这台“暗谱仪”真正拆成一堆零件,或是他们能有“暗谱仪”相关的原理知识作为支撑,他们的研究其实已经陷入僵局!继续熬磨毫无意义……

在这些方面,“出离”永远都是更为冷静的那个……

然而他们心里都很清楚——

石头上的危险“辐射”与“暗谱仪”探孔里的黑暗光束应该就是同宗同源!

既然这种“辐射”足够强烈且又占据着“暗谱仪”上几乎全部频段,如果只是简简单单散射的话,为何绝大部分接收频谱都被明显压低,在“暗谱色卡”上面只有有限的几个频率附近拥有“输出”?!

任何存在都不可能凭空出现!也不可能凭空消失!

这等现象与《经典光学概论》明显不符!

他们不约而同想起《经典光学概论》中有关“颜色”这个概念的批注上,那位波尔宗师留下的巨大问号!

此时的他们已能猜到这个问题本身!

——如果“颜色”真的只是七种频段的光明元力在不同物体上的不同散射,真的只有《经典光学概论》里面讲述的那些“效应”发生,那为什么从任何角度都只能看到固定的一种?!

难道说……

其它颜色的光明元力都被吸收了?!

只余一种或是几种颜色能被散射?!所以能被看到?!

这难道就是“暗谱仪”与“暗谱色卡”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