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夏文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七十七章:杀奸臣!君臣博弈!五国策定难!举国沸腾!(3 / 3)

作品:《大夏文圣

可国家危难之时,他必须要这样做。

“儿臣告退。”

太子离开,随后秦王,魏王,晋王等人纷纷开口,一个个离开大殿,决然无比。

他们没有多语一言,就这样走了。

而大殿当中

永盛大帝的声音再度响起。

“大夏抗灾,即刻开始。”

“除锦年之外,众爱卿退朝。”

永盛大帝出声,说完此话,众臣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后一个个开始有序的去做事。

很快,大殿当中,只剩下永盛大帝与顾锦年二人了。

“锦年,你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待大殿只剩下顾锦年后,永盛大帝直接询问。

“让户部先去运粮,外甥打算五日后出发。”

“龙舟宝船的事情,要先处理好。”

顾锦年出声,他其实想第一时间赶往江中郡,可问题是龙舟宝船更为重要。

救灾必不可少的东西。

自己必须要先刻印好古阵,才能离开。

“这段时间要辛苦你了。”

永盛大帝从龙椅上走了下来,拍了拍顾锦年的肩膀。

“为官者,应当为民先行。”

顾锦年澹澹出声,并没有觉得辛苦。

“唉,若是大夏官员都能像你这样那该多好啊。”

永盛大帝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话。

此言一出,顾锦年瞬间会意。

“舅舅,今日朝堂之上,有些人实在是不对劲。”

“请恕外甥直言,李善问题很大。”

顾锦年出声,说出自己心中的顾虑。

“朕早就知道李善有问题。”

“他是建德之臣,朕其实一直都知道。”

“锦年,记住,这种人不可怕,浮出水面的敌人,永远不可怕,可怕是藏在水下的敌人,这一次大夏灾情,也好让朕一网打尽。”

“只要灾情定下,宁王若是敢造反,朕将会亲征宁王,将他诛杀之后,再整顿朝廷,做完朕该做的事情,就可以安心去见太祖了。”

永盛大帝开口,他早就知道李善不对劲,只是堂堂大夏宰相,动他的话,牵扯很大,更主要的是,知道李善有问题反而不可怕。

他就是想要看看,那些人跟李善是一条心的。

杀一个宰相和杀一批官员,对帝王来说,自然是杀一批更好一点。

一劳永逸。

“既然舅舅明白,那外甥就不多说了。”

顾锦年点了点头,李善这个家伙,当初在议和之事上,就已经露出马脚,如今大夏灾情之下,李善还敢这么跳。

显然李善已经彻底摊牌了,大夏内部的博弈,也要由此展开。

这是一件好事。

自己去定灾情。

内部由永盛大帝来把控,一君一臣,稳定内外,灾情定下,内乱也定,借助这次机会,大夏王朝横扫一切障碍。

很快,顾锦年走出大殿。

“锦年。”

这时,永盛大帝开口,他望着顾锦年。

顾锦年回头。

而永盛大帝目光当中带着温和。

“一路辛苦。”

永盛大帝开口,如此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顾锦年没有回应,而是朝着永盛大帝一拜,随后离开了。

皇宫内。

顾锦年的身影显得孤寂,这一刻金阳缓缓上升。

将顾锦年的身影拉长。

而皇宫外,百官也在紧急处理政事。

这场大夏的灾难。

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大夏王朝所有人抗灾。

顾锦年去了一趟工部,带了一些东西离开。

而后来到大夏书院后山,开始刻阵。

此时。

相府内。

李善独自一人坐在庭院当中,他为自己沏了一壶茶,目光平静。

这次大夏抗灾,他身为当朝宰相,却没有半点事情可以做,由此就知道自己已经暴露了。

但李善没有半点惊慌,因为他早就知道永盛大帝怀疑自己。

永盛大帝让自己当这个宰相,其目的他明白。

暴露在外的敌人,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成为诱饵,君臣之间其实一直在相互博弈。

可惜,出现了一个顾锦年。

李善很清楚自己未来的下场,因为顾锦年。

若是大夏没有顾锦年的话,永盛大帝也不会杀自己,可因为顾锦年的到来,永盛大帝已经对自己起了杀心。

想到这里,李善饮了一杯茶,随后缓缓出声。

“传信出去。”

“顾锦年有计可定江中郡之难。”

“虽不知顾锦年有何计谋,但必须重视此事,告诉大金王朝,想要以大金龙米为衡量物,就必须要阻止顾锦年。”

“再者,让宁王尽快准备出手,不要优柔寡断了。”

李善出声,传达这个消息出去。

“大人的意思是说,阻杀顾锦年吗?”

暗中,有声音响起,如此询问道。

“愚蠢。”

“顾锦年如今实力深不可测,又身怀佛门气运,天命加持,阻杀他,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只需要干扰他救灾即可。”

“江中郡灾情,是一切之根本,若顾锦年定下江中郡之难,劣势在我。”

“若顾锦年无法控制江中郡之难,优势在我。”

“明白吗?”

李善的声音响起。

江中郡是最关键之地。

大夏未来之变化,全部都会因江中郡而产生巨大的变化。

是乱。

还是不乱。

就看顾锦年如何处理江中郡危机了。

“遵令。”

后者出声,随后消失在暗中。

如此。

转眼之间,到了翌日。

这一日。

一道圣旨从宫中宣出。

刹那间,举国沸腾。

大部分百姓都没有想到,无缘无故,大夏王朝竟然遭遇此等天灾。

大旱,地动,雪灾,火灾。

不过火石的事情,大夏王朝选择隐蔽,原因无他,毕竟十七颗火石,还没有降落下来,自然先不用说。

事情传出,举国沸腾。

不过礼部拟旨,连续下达五道圣旨,昭告天下,定下民心。

五道圣旨颁布。

的的确确稳固了部分民心,可如朝廷猜想一般,谣言瞬间四起,各地都引发不小的恐慌,粮米价格也因此提升了一些。

按理说,朝廷是可以先按兵不动,存储粮食,然后再公布天下。

可顾锦年一意孤行,非要公布情况,使得满朝文武极其疑惑。

但不管如何,这一次灾情,顾锦年是总指挥使。

他说什么,大家必须要做什么。

午时。

太子,秦王,魏王,晋王齐齐抵达灾区。

以最快速度赶到。

很快,各种加急军报以最快速度朝着大夏王朝送去。

于第二日子时。

几封军报送到顾锦年面前。

接过军报。

顾锦年停下刻阵。

全部阅后。

顾锦年眉头瞬间紧锁。

这四封军报,统一表达的意思只有一句话。

灾情比

想象中要严重许多。

而且愈演愈烈。

陇西郡地动,伤亡惨重,百姓人心惶惶,太子领兵三十万,远远不够,需再增二十万大军,外加上各种药物。

东林郡大火更是惨不忍睹,火势几乎难以阻挡,最可怕的不是火势,而是火山灰,影响周围五百里地,需求大量求雨符,用雨水冲刷火山灰。

南越郡,算是比较好的,唯一麻烦的就是,行动无比麻烦,救援起来特别棘手,并且需要大量粮食。

但最麻烦的还是江中郡。

已经有百姓.......闹起来了。

顾锦年一一处理。

随后加速刻印阵法。

如此。

一直到第五日。

这五天时间,顾锦年不眠不休,刻印一万座阵法,神色更是无比憔悴。

一万座聚灵古阵刻印完毕。

顾锦年没有休息,直接将这些刻印好的阵法玉盘,暗中送到宫内,与永盛大帝完成交接后。

坐上玉辇。

领兵十万。

带上了六叔顾宁涯,直奔江中郡。

----

----

177章,于2022年8/7号,凌晨更新,看,支持正版

/90/9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