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夏文圣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四十三章:国公催婚,三急三缓,宁王出面,议和已定(3 / 4)

作品:《大夏文圣

“让本王给一个交代?”

宁王看着对方,如此问道,只是声音中没有怒意,显得无比平静。

“回王爷。”

“镇国公原话如此。”

后者回答。

笃定了这个事实。

此言一出,宁王神色沉默,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大约过了一刻钟后。

宁王的声音响起。

“备马,本王亲自去边境大营。”

“让人送一封奏折寄去大夏京都,弹劾镇国公擅自离开军中大营。”

“再拟一封信,向陛下求情,法外开恩,赐冷心无罪。”

“速去。”

宁王开口,下达两个命令。

说完此话,宁王也不啰嗦,骑着战马就打算离开,而且只带数百精锐。

他是宁王。

西境的掌权人,如若不是边境开战,这西境所有人都要看他脸色行事。

他无惧镇国公。

宁王二字。

代表着一切。

不过就在他要出发之前,不由顿了顿道。

“将此事告知冷秋,速去通知。”

宁王开口,说完这话便直接离开了。

后者立刻牢牢记住,只不过有些将士不由产生好奇,把这件事告诉冷秋世子做什么?

他还有什么办法?

按照冷秋世子的脾气,只怕会把事情闹得更大。

但毕竟是王爷的意思,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此时,已到酉时。

十二城内。

一处府衙当中。

数千精锐将这里严格包围,府衙内是三大王朝的礼部尚书,外加上匈奴国的礼部尚书。

可以说,这是四国的礼部外交大臣,全部到齐了。

如果发生任何一点意外,就要引发三朝大战。

这一点都不开玩笑。

礼部,是王朝的外交部门,在王朝之间的交流过程中,礼部的安全至关重要,无论发生任何原因,如果礼部官员死了,不管是那个王朝的。

那么都要视为宣战之意。

除非能调查出具体的死亡原因。

而府衙内。

各国使臣也在激烈口舌交锋,一个比一个犀利。

“八万万两白银,你不给。”

“百座铁矿,你也不给。”

“大夏龙炮还不给。”

“也只是答应修改史书记录,这就想让我们匈奴国归还十二城,尔等大夏是不是太过于痴心妄想了?”

匈奴国的礼部尚书开口,他有些愤怒,对于大夏宰相李善所说的条件,充满着抗拒。

听到这话,李善淡淡的喝了口茶,望着匈奴国礼部尚书缓缓出声。

“匈奴国被削三次国运。”

“大夏王朝士气如虹。”

“此消彼长之下,尔等匈奴,有什么资格与大夏谈条件?”

“而且,这不是归还,对我大夏来说,只是拿回属于我们大夏的东西罢了。”

“如若尔等不愿答应,那我大夏则用另一种方式拿回来。”

“但到了那个时候,发生任何损失,都由贵国承担。”

李善语气平静,可平静的背后,却又彰显大国气派。

他很强硬。

在这次谈判上,李善从头到尾都表现得特别强硬,任凭对方说破了嘴皮子,他都不答应给予银两补偿,还有矿山等等。

唯一愿意答应的要求,就是修改史书。

除此之外,任何实质性的回报,都不答应。

“既然大夏王朝是这个态度,那我等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待在这里了。”

匈奴国礼部尚书叹了口气,他没有之前那般的激烈,已经不想与大夏王朝和谈了。

听到这句话,杨开不由微微皱眉。

身为大夏礼部尚书,杨开对于这次和谈也有一个度量。

李善说的没错,保障大夏王朝的利益。

然而对方也不是无理取闹,毕竟归还十二城,索要点东西也很合理。

这就好像大夏王朝若是占了人家的地盘,如若归还的话,也会要一些条件,占点便宜。

否则白白归还给别人,没有一个王朝愿意。

这场和谈互相的矛盾太大了。

只不过他的确不好说什么。

同时,杨开也十分惊讶,按理说以李善的性格,应该不会如此。

却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李善会如此强硬。

“好了,好了。”

也就在此时,大金王朝礼部尚书的声音响起,制止了匈奴国使臣的离场。

一时之间,所有目光不由聚集在他身上。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大金使臣倒也直接,望着众人开口。

“今日,我大金与扶罗王朝特意前来,就是为了调和两国之间的矛盾。”

“哈律木,这边境十二城,确确实实是大夏王朝的领土,这一点毋庸置疑,归还十二城,为的是两国友谊。”

“索要如此之多的银两与好处,有些过分。”

大金使臣开口,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指责匈奴国的不好。

此言一出,后者没有说话,但明显有些不服气。

不过大金王朝的使臣都开口了,他也不好说什么。

但很快,大金王朝的使臣看向李善。

“李相。”

“大夏王朝也有些不对之地,毕竟匈奴国为两国友好,主动想要归还十二城,相爷张口闭口就是要开战的意思。”

“这实在是有些咄咄逼人。”

“虽说匈奴国气运受损,可说一千,道一万,匈奴国还没有被灭,匈奴铁骑也依旧没有任何损伤,当真要是开战,大夏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没必要如此。”

大金使臣开口,没有太多的责备,但是也说了一句。

两家一人说一句,倒也公平。

“并非是本相言辞激烈,而是匈奴国依旧沾沾得意,偷袭我大夏十二城,这是大夏的耻辱,可却不是匈奴国的荣耀。”

“总而言之,不给予任何补偿。”

李善开口,态度依旧坚决,不松动一下。

看见李善如此,杨开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如果能这样谈妥下来,也是他乐意能见到的。

“陈松大人,既然大夏王朝是这个态度,那我匈奴国现在就准备回去应战。”

哈律木深吸一口气,说完这话,直接起身,打算离开此地。

显然就是不想继续谈了。

而此言一出,扶罗王朝的使臣开口了。

“何必如此。”

“今日是和谈之日,又不是来这里吵架。”

“大家还是先冷静冷静,双方各退一步,或者我们再想想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缓冲一二?”

扶罗使臣起身开口,他们两大王朝夹在中间有些难做,每次谈不下去的时候,两大王朝都会竭尽全力让众人安心坐下来。

似乎很想促使这次和谈成功。

不过随着扶罗王朝使臣所言,众人的的确确沉默下来了。

大家彼此沉默,都在安静思考着,权衡利弊。

如此,足足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府内鸦雀无声,安静到落针可闻。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直至最后,陈松开口,打破了沉默与尴尬。

“其实我想到了一个方法。”

“不知可不可以缓解诸位的麻烦。”

随着此言一出,众人不由好奇看向陈松。

“老夫是这么想的。”

“李相你无非就是不想拿出金银之物,认为不合理,这情理之中,老夫认可。”

“而律木先生,无非是认为归还十二城,若毫无回报,对吧?”

陈松说出两人的问题。

“对。”

“没错。”

二人也直言不讳,并没有半点遮遮掩掩。

得到二人的回答,陈松继续开口。

“那这样可不可以。”

“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不希望发生战争,如今天命浮现,我等应当砥砺前行,为生民考虑,故而,由弗洛王朝支付三万万两白银,给予匈奴国。”

“而我大金王朝,遣派十万僧人,前往匈奴国与大夏王朝,建设寺庙,超度怨魂,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匈奴国与大夏的国运。”

“也算是为当年的过错给予补偿,而大夏王朝放下成见,修改史书,诸位觉得如何?”

“当然,僧人的所有费用由我大金王朝支付,不需要大夏王朝和匈奴国支付任何。”

陈松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扶罗王朝给银子。

大金王朝派僧人建立寺庙,超度亡魂,从而增加国之气运。

这话一说,众人的确有些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