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古井(2 / 2)

作品:《天赐万象玉作杯之兵哥哥

“哦。”王珂想了一下,感觉价值不大,就不用发神经了。

两个人正讨论着,干爹董偏方和叶偏偏也回来了。进到小院就看见这小偏房的灯亮着。他俩就走过来了。

“笃笃”,董偏方敲了一下,说道:“睡下了没?”

“干爹!”王珂打开门,两个人走了进来,一看满桌子摊的都是纸。

“我们正在研究南邵村未来的规划示意图呢。”王珂解释,反正他们也看不懂。

果然,这两人凑过来一看,啥名堂也没有看出来。叶偏偏看着桌子上幼儿园小朋友画的图(应该说还不如幼儿园小朋友画的),她嘴还一撇。

“小子,谢谢你的茶叶哦。你要是搞完咧,跟我上工地去看看。”干爹董偏方说。

“好,现在吗?”

目前这一阶段,两边的工地齐头并进,进展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干爹董偏方也一直盯在工厂的工地。晚上开会,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想过去看看。

“茂林,你洗洗先睡,我陪干爹去看看。小叶老师,你没有事吧?”王珂取出手电筒,跟着两人走出小偏屋,先把叶偏偏送上楼,转身跟着干爹董偏方走出小院。

人还没有出门,就听谷茂林在那吹起口琴了,这小子不会把那破笛子也带来了吧?这口琴加笛子,村子里的狗又该要多发几次神经了。

两个人边走边聊。

“小子,你说咧,常科长帮助我们在徐县推广养驴的事靠谱吗?”

“我觉得靠谱,漕河驴肉很有名啊,那里人养驴比我们定县还厉害。我觉得可以结合,我们只收驴皮,驴肉仍然留给他们卖,两头得利啊,否则我们对肉也处理不了那么多。”

“嗯,你小子只收驴皮的想法很不错耶,如果真的几万头驴都买回来,我们还得开个驴肉厂不是,那忒麻烦了。你这个主意忒好咧!”干爹董偏方赞不绝口,这无意中一聊,竟然把自己以前隐隐的担忧给解决了。

合作养殖总觉得有件事没有解决,现在明白了,就是这驴肉。未来真正可以收购的主要是两种,驴皮与驴血。而驴肉当地已经有了品牌,那就各取所需,一头驴挣双份钱。

收驴皮也有讲究,要收只收全驴皮,包括驴头、驴尾、驴蹄头,少一样都不行。

“小子,养驴现在对我们说咧,也有那个什么一条龙的产业链咧。”

“干爹是的,从上游集中批发供应小驴驹;按照全新饲养方式,合作养殖户必须要采购饲料添加剂;还有下游收购驴皮和驴血,当然活驴也可以少量收购。”

“这上下游咧,我看都得跑一趟呢。”干爹董偏方说道,王珂的建议已经深深地打动了他,而且事不宜迟,要马上跑。村里的联合养殖户自己来消化,以后外面的养殖户就按王珂所说收购全驴与收购皮血只略高一点,这种选项才能保证合作养殖户的利益最大化。

“干爹,我还想请教你一件事,这水与阿胶的熬制有没有关联?”王珂突然问道。

“当然有关联了,好水出好胶。”

“可是南邵并没有好水啊!”王珂故意说。

“谁说没有好水,我家就有过咧。”干爹董偏方立刻大声纠正,他与身边路过的乡亲打了一个招呼,低头向前走,走了一段路停下了,“小子,我告诉你,我们祖上曾经传下来,在我曾祖父的曾曾曾曾……祖父,大约是宋朝吧,当时我家就有一口井,那井水甜丝丝,忒好,是口宝井,酿酒酒好,做饭饭香,只可惜咧,我是没见过那口井。”

王珂一听窃喜,原来真有一口井。

“干爹,那井后来填上了?”

“哪里会填咧,传说是当时发大水,全家逃命,临走时把这口井盖上了,可是回来后,全村都夷为平地,被埋入地下六七米深,再也找不到那口井咧。我也曾经想找这口井,可挖了几次都没有找到,总不能把全村都挖下去几米深吧?如果能找到,肯定对董氏天胶的质量,更上一层楼咧!”

“干爹,这会不会就是一个传说?”

“这有什么好传的咧,不过找不到的东西,只能算是传说。”

“干爹!如果……”王珂欲言又止,他还没有找好理由来说出这个秘密。

干爹董偏方再次站下来,目光如炬,很严肃地看着王珂。“小子,你不是要告诉我,你有法子咧,你能找到这口古井吧?”

王珂听了,头皮一麻。什么事都瞒不过干爹董偏方。“干爹,你知道我懂测绘,我已经把南邵的古河道大致推算了出来,包括当年水文地质环境,所以我试着推算了一下当时地下水的情况,但我没有什么把握,我还是想试一下,也许能找到这口传说中的古井呢?”

此话不假,干爹董偏方知道温教授如此看重王珂,就是想借助他利用现代测绘技术,推测古河道,尽管这个理由很牵强,但所有人都相信是王珂通过推演出来的,有一次问温教授,温教授也感觉到神奇,就说了一句,有时候建模很重要,数学模型和地质模型能解释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知道的秘密。

但干爹董偏方也越来越疑惑一件事,就是老排长胡志军上次拜访他时,谈到王珂身上的种种怪事,包括他在师农场被重逾千斤的大车碾轧,大雪天里在旱地里挖鱼。还有那次吐血神奇而快速地痊愈。

现在这小子突然提出来古井的事,必有古怪。“你想怎么着咧?”

“我想在你院子里挖一下看看?”

“那就挖,没有就填上。权当挖了个地窖、挖了个树坑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