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道观(2 / 4)

作品:《在诸天中无限穿越

看着倒在地上的那尊半人高的木质雕像,厚厚的灰尘和蜘蛛网遍布其上,屋顶的瓦砾和四周墙上的泥土在屋内此处都是,也难怪没有流浪汉躲在这里。

“不过好像这城内也没什么流浪汉,这方面这皇帝做的还是比较可以的。”

也可能是朱元璋出身的缘故吧,成为皇帝之后对于下层人民,那是极为宽容,设养济院收无告者,月给粮。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立义冢。又行养老之政,民年八十以上赐爵。

因此明朝时期在大街上是看不到叫花子和流浪汉的,每个县都有养济院免费收留。而且这里面的待遇那是相当不错,至于某些人发达了也懒着不走,也在里面混个名字继续享有这些福利。

想起这些,杨希真的觉得这大明对待这些普通百姓还是好的,当然这些也是相对而言,最重要的是也只有这皇朝前期还是不错的,时间越是向后,那么任凭你制度再好,老百姓的日子那也是越来越艰难。

杨希上个世界经历的也是一个明朝的平行世界,虽然很多地方和正史不同,但里子里面的东西时一样的。

对于大明这个朝代,经历了这么多,不说地球上的那些了解的知识,单单这两个世界的经历,杨希就可以拍着胸脯说,他对明朝那是相当了解的。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布衣天子朱元璋在后世那是相当出名,不说那传奇的白手起家经历,以及那擅杀功臣的历史,朱元璋的勤奋爱民也是极为有名的。

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堪称是绝对的工作狂,从登基到去世,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朱元璋审批阅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