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请皇甫天(2 / 2)

作品:《大皇子,戍边十年魂归故里

前身便拜师皇甫天学习军略。

但接触下来之后,皇甫天发现他融会贯通的能力太强大了。

所以就请辞,当了三天的师傅。

从明面上转到了地下,十天半个月教一次。

这才有了皇城盛传却没有人能证明的原因。

恰逢蛮夷大乱。

前身只身前往北疆。

皇甫天便暗中襄助。

可以说,武岳军的底子,就是早已名存实亡的皇甫军。

这东西。

如果皇甫天死了,过个十几年也就烟消云散了。

但皇甫天活着,当年跟随皇甫天的一代将领虽然也跟着老了,但其家中子弟却在,武将之后,自习军略,比重新打个地盘那要厚重很多。

而皇甫天。

若说功劳可以说达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

曾经是天武大帝的辅政大臣,也是文成武帝的辅政大臣,三朝元老级别的人物。

在天武大帝登基五年后,果断的甩手,将兵权、门生故旧全部扔掉,包括皇甫军也打乱任由朝堂安排。

自己也不离开皇城,就在皇城找了一块清闲之地,钓鱼,喝酒,偶尔出来照照面。

这个状态持续了二十多年,就到了今天。

可以说,这是一位极为果断且聪慧的人。

要不然。

就跟另一位辅助大臣徐宰辅一样,虽然矜矜业业辅政,但天武大帝为了掌控宰相,愣是在争斗中将那位宰辅下狱。

这已经是二十多年的事情了。

现在瞅瞅。

皇甫天当初的决定还是比较英名的。

尤其是如囚笼之鸟般就在皇城哪都不去。

这样的决定,对任何一个真正掌握天下兵马的权臣来说,都非常之难。

现在。

又被他拉出来。

也是没办法。

在这种局面下,找不出第二个比皇甫天还要合适的人。

天武三十二年,文成武帝三十六年。

而皇甫天。

坐了足足四十二年的兵部尚书。

整个文成武帝时期,皇甫天稳稳当当的坐着,甚至还在最终成为天武大帝的辅政大臣。

这是极其可怕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

有皇甫天出马,能让这种大规模的兵马调动稳定一半。

出了山林。

武岳便仅直回到了皇宫,可还没有进去,就听到大殿之中又在掀顶。

“五月七日,就是礼部测算之后的最佳的日子,星君和少阳郡主在三天后举行婚礼。”

“袁天师,真的吗。”

“嗯,的确如此。”

“就没有其他时间吗,一个月后,三个月后呢?”

“良辰吉日,应天命而定,改不了了,下一个日子,就到明年了。”

“陛下,三天啊,这三天正是定大局的阶段啊,这个时候星君和少阳郡主成婚,岂不是,全部都乱套了。”

“你就说你拨不拨吧,这场婚礼是星君的第一场婚礼,尤为重要,一定要办的漂漂亮亮的,彰显我皇朝盛况。”

“没钱,你自己想办法去吧。”

“哎,少阳郡主那么漂亮,又跟星君脾气相投,星君血气方刚,这耽搁一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你想过托一年的后果吗?”